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皮肤瘙痒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来我院就医的100名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进行了分型和分组处理,共分组了三组,第一组为“血热风燥形”,共有40名患者,第二组为“湿热内蕴型”,共45名患者,第三组为“血虚肝旺型”,共15名患者。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采用了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最后对各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100名患者共接受了4个疗程的治疗,总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00%。治疗后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托中医辨证分型理论来治疗皮肤瘙痒症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后续临床工作中,应当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做好这类治疗措施的应用实践,进而帮助存在这类病症的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预检分诊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7月1日起,我院门诊科室实施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随机选取实施前、实施后接诊的85例门诊患者作为对象,对比就诊满意度和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分。结果:1)门诊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实施前,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为91.76%,实施后这一数据提升至9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门诊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安全管理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门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能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诊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流程化护理在疫情预检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分析抽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预检分诊收治的82例存在咳嗽、发热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流程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分诊准确率、分诊及时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疫情分诊护理中应用流程化护理能够提高分准确率与分诊及时率,有利于控制感染范围,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具有实用意义,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预检分诊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7月1日起,我院门诊科室实施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随机选取实施前、实施后接诊的85例门诊患者作为对象,对比就诊满意度和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分。结果:1)门诊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实施前,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为91.76%,实施后这一数据提升至9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门诊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安全管理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门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精细化管理能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诊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 将2023.01~2024.03本院诊治的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并进行随机分组,所采用分组方法为摸球法。统计学分析对照组(n=36,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n=36,常规西药治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分析结果为科学依据评估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咳嗽消失、肺啰音消失及退热的时间更短,IL-6、CRP水平更低,两组这三大项观察指标的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结论 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联用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能够进一步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炎性指标。
简介:华法林是最古老、最常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临床上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减少关节置换手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外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降低26%[2]。华法林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通过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使环氧型的维生素K不能向还原型的维生素K转变,导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及蛋白质C和蛋白质S的谷氨酸残基无法进行羧化,停留在无凝血活性阶段,从而产生抗凝作用。华法林的治疗窗较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不同患者实际剂量的差异可达10倍以上。剂量不足难以产生有效的抗凝作用,过量则可导致出血,危及生命。剂量达标成为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制约华法林应用普及的最重要问题。尽管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首选治疗,但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华法林使用率极低。
简介:目的:考察毛菊苣单体3个化合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协同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找最优配比。方法:对单体化合物采用3个简单配伍组合,以HepG2细胞内脂滴为指标,考察配伍组是否有显著性降脂作用以及是否某个化合物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使得配伍组合在一定空间内均匀分布,设计9组配伍组,再次科学地考察配伍组的降脂作用,寻找可能的最佳组合;采用SAS软件对12组配伍结果进行拟合算法分析,考察各个单体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单体化合物3个简单配伍组及9个均匀配伍组均能显著地降低HepG2细胞高脂模型中脂滴的含量,但3个单体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毛菊苣单体化合物及配伍组可显著地降低HepG2细胞高脂模型中脂滴的含量,但单体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