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者投稿时图片必须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不可折损。图中的符号(包括箭头)必须用另纸标注。每幅图的背面均应注明序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病理照片务必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大体标本照片应有尺度标记。若用人像,应征得患者的书面同意,且图像应遮挡眼部。投稿一式2份中必须附图片2份,切忌复印件。投稿同时投寄的光盘或Email中,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或用制图软件绘制,并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每幅图均应冠有图题及说明,如图中使用缩写,请注释其中、英文全称。图号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
简介:在牙体牙髓和根尖周疾病的诊治中.准确判断牙髓状态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合理的治疗设计及对预后的准确估计。临床工作中对牙髓实施的冷测、热测和电测是将温度刺激或电刺激施加于牙齿硬组织上,牙髓组织中的A6神经纤维接受到刺激后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痛感.据此.医生对牙髓状态做出判断。但此时患牙的反应仅指示其神经纤维的功能强度,并不能提供牙髓血流的信息.因此不能反映出牙髓的病理状态。近年来.发展出一些测定牙髓血供状态的新诊断方法.如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脉搏血氧饱和度测试仪.这些测试方法的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牙髓的病理状态.但仍需结合病史、临床检查、X线片检查来综合判断牙髓状况。本文通过回顾牙髓诊断试验的文献,对各种方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可靠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香港老年口腔颌面部疼痛人群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在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大学家庭医学部注册,有口腔颌面部疼痛的香港居民,年龄55~70岁。OHRQOL由香港中文版14条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估。精神因素采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研究用诊断标准(RDC/TMD)中使用的抑郁(Depression)及躯体化(NPS)分量表进行评估。调查受访者在过去1个月中各种口腔颌面部疼痛的程度、频率等情况。了解受访者看牙医的习惯并对受访者进行标准的临床检查。采用向前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OHRQOL的主要因素。结果共100人次参加了本研究。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总分(OHIP-ADD)的均数为10.1(SD9.7)。回归分析显示中等或重度的抑郁(OR=7.1,P〈0.001)及牙或骨来源的口腔颌面部疼痛(OR=4.8,P=0.016)与较差的OHRQOL显著相关。结论在有口腔颌面部痛症的香港老年人中,OHRQOL与精神因素和痛症的临床分组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对口腔颌面部疼痛的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简介:目的:应用SD大鼠下颔骨来源的原代成骨细胞,观察成骨细胞对甲硝唑和替硝唑的转运,探讨人工种植牙给药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新生鼠成骨细胞(newbornrat’sosteoblast,N)和成年鼠成骨细胞(adultrat’sosteoblast,A)与溶于PBS的药物共同孵育,分别于1,3,5,10min后,弃去细胞外液,收集各时间点细胞悬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药物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结果:(1)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测定2种药物的量。(2)2种成骨细胞均可将甲硝唑和替硝唑转运至细胞内。结论:成骨细胞具有转运硝基眯唑类药物的能力,证实了人工种植牙给药的可行性。
简介: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系统中不同的使用方法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55颗拔出的牛牙颊面进行研磨以暴露出平坦的牙本质表面,再将牙齿分成4个实验组,使用4种自酸蚀粘结系统.分别为OneUpBondFPlus,ClearfilSEBondXenoⅢ.以及FuturaBondNR.对照组为传统的酸蚀;中洗粘结系统AdperSingleBond2。所有实验组均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或两层的自酸蚀粘结剂.再将复合树脂粘结至牙本质.24h后在一个万能试验机上以1mm/min的速度对试样进行剪切测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以及Tukey检验(5%)。结果:不同的粘结剂类型、使用方法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间均有显著性的差异。所有粘结系统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主动使用两层自酸蚀粘结剂产生的平均粘结强度要明显高于被动使用的。结论:主动使用自酸蚀粘结剂能有效增加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而且不同的使用方法对粘结的影响取决于所测试的粘结剂类型。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阻断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亚系细胞(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Lungmetastasis,SACC—LM)侵袭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处理体外培养的SACC-LM细胞,应用transwell小室观察Genistein对SACC—LM细胞侵袭的影响,并应用RT-PCR法检测FA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mRNA的表达。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t检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Genistein使SACC-LM细胞侵袭能力减弱;检测到随着Genistein抑制剂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FAK和ERK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阻断FAK表达导致SACC-LM细胞侵袭能力减弱,原因可能是FAK和ERK表达水平的改变。
简介:目的:研究腺样囊性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病理和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腺样囊性癌、20例多形性腺瘤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对腺样囊性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预后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腺样囊性癌中计数均随着HIF-1α和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HIF-1α和VEGF两者在腺样囊性癌之间也具有相关性(P〈0.05);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生存期、肿瘤的转移有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腺样囊性癌肿瘤大小、神经侵犯、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转移和患者短生存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