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结肠癌组织标本11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1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MTOR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MTO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5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28.33%)明显低于p-MTOR蛋白阴性表达患者(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04);TNM分期增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肌层、p-MTOR蛋白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例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作免疫组化加以证实。结果:3例中2例为轮辐状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坏死明显;l例为粘液样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均发生于胫骨上端。免疫组织化学示:AAT(+)、Lysozyme(+)、S-100(-)、Desmine(-)、AKP(-)。结论: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胫骨上端和股骨下端,各年龄组均可发生;肿瘤细胞多表现为多形性、核大深染,轮辐状排列,坏死明显。免疫组化:AAT和Lysozyme阳性,未形成类骨组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不同,有利于与骨肉瘤的鉴别。
简介: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Krupple样因子6(Kruppleliketactor6,KLF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KLF6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8例良性直肠黏膜组织中KLF6蛋白的表达.分析KLF6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5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LF6的表达率为42.30%(22/52),明显低于28例良性直肠黏膜组织的89.29%(25/28)(P<0.05);KLF6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KLF6低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KLF6基因可能为结直肠癌的一个重要抑癌基因,与结直肠癌浸润及转移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癌3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7例及卵巢良性肿瘤9例。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1和Galectin-9在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Galectin-1和Galectin-9的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Galectin-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86.84%)及卵巢交界性肿瘤(85.7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11.11%),且两者与卵巢良性肿瘤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巢上皮癌与卵巢交界性肿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alectin-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卵巢上皮癌的FIGO分期有关(P〈0.05)。Galectin-9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100%)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85.71%)及卵巢上皮癌(65.79%),且卵巢上皮癌与卵巢良性肿瘤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巢交界性肿瘤与其他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alectin-9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卵巢上皮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Galectin-1和Galectin-9均可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为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相关证据。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12例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分别从巨检、镜检、免疫组化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肿块切面大部分灰白、灰黄色、无明显出血坏死。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表面内膜增厚、粗糙、质脆,表面凹凸不平,子宫切面有些肉眼可见肌层浸润。镜检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有突入淋巴管、血管内生长、肿瘤细胞密集。肿瘤内可见较薄壁螺旋小血管,血管周围肿瘤细胞同心圆样排列,缺乏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化特点和典型生长方式,无螺旋小血管,伴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R阳性率为25%,PR阳性率为8.33%,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R阳性率为100%,PR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在镜检和免疫组化上可予区分。
简介: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具有明显异质性,其发病通常来自一系列遗传事件和表观遗传学事件的不同组合。越来越多证据支持根据微卫星不稳定(MSI)情况、CpG岛甲基化表型、体细胞BRAF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将结直肠癌分为不同亚型。例如,与微卫星稳定或MSI程度低的结直肠癌患者相比,MSI程度高的患者近侧结肠癌更常见,伴高级别分化和临床分期较晚,且淋巴转移更常见;CpG岛甲基化程度高者与高龄患者、近侧结肠癌、肿瘤低分化及MSI程度高相关。KRAS突变(特别是密码子12和13突变)者,更常见于CpG岛甲基化程度低伴微卫星稳定或MSI程度低以及BRAF突变阴性的结直肠癌。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人口基数为爱荷华州女性的健康调查的大样本研究(n=41836),验证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与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已建档的73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取样并评估其特征,区分微卫星稳定或微卫星不稳定性程度的高低、CpG岛甲基化程度高低或CpG岛甲基化表型阴性以及BRAF和/或KRAS突变状态。563(77%)例肿瘤患者中收集到信息标记物数据,分别归纳为下列整合通路。经典型(微卫星稳定、CpG岛甲基化表型阴性、BRAF突变阴性以及KRAS突变阴性,n=170);替换型(微卫星稳定、CpG岛甲基化表型程度低、BRAF突变为阴性并KRAS突变阳性,n=58);锯齿型(任何程度的微卫星不稳定、CpG岛甲基化程度高、BRAF突变为阳性并KRAS突变阴性,n=142);未分类型(n=193)。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平均年龄(P=0.03)、肿瘤部位(P=0.0001)和分级(P=0.0001)与整合路径显著相关。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与经典路径、替换路径和锯齿型路径并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未分类路径下面的亚型(微卫星稳定或微卫星不稳定性程度低、CpG岛甲基化阴性、BRAF突变阴性、KRAS突变阳性)有关(n=96,与
简介:目的:研究化疗有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预后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初治或经复治获得完全缓解的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化疗方式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112例NHL中,B系占76.8%(86/112),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常见,占40.2%(45/112);NK/T系占23.2%(26/112),以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PTCL)最常见,占12.5%(14/112)。(2)复治病例获得完全缓解时平均化疗周期数为9个,显著多于初治病例(平均化疗周期数为4个)(P〈0.05)。(3)套细胞性淋巴瘤(MCL)和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BL)复治例数比例分别为57.1%(4/7)和66.7%(2/3),获得CR时化疗周期数均为12个,显著多于其他组织类型(P〈0.05)。(4)本组112例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其中82例随访5年以上,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56/112)和35.4%(29/82)。生存率主要与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LDH水平以及复发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和发生部位无关(P〉0.05)。结论:NHL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应根据患者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类型综合考虑治疗计划,制定适宜的化疗方案。
简介: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轴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不伴有其它系统的播散,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35例组织病理标本中来源于手术切除的32例,经手术活检2例,立体定向活检1例。结果:本组病例男19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2岁。就诊时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无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57%(20例)的患者病史短于4周,77%(27例)的患者病史短于8周。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本组35例共52个肿瘤,其中16例(45.7%)为多发性肿瘤。肿瘤多位于额部(14例)、颞顶部(7例)和基底节区(5例)。29例(83%)患者的主体肿瘤位于小脑幕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B细胞来源34例,T细胞来源1例。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侵袭性强,发病急,病史短,病情进展快。影像学特点为头颅CT平扫表现为等或高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肿瘤常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易多发,极少发生出血、钙化或囊变。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
简介:目的探讨渐次评估肘关节稳定性,分步修复稳定性结构在治疗肘关节骨折脱位中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41例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术前评估,依据影像学评估骨性结构的破坏情况,判定肘关节失稳的主要因素,分主次、先后予以修复;术中评估,骨性结构修复后进行应力试验,评估关节囊韧带损伤情况分别予以修复。术后评估,评估肘关节整体稳定性,决定是否予以肘关节的辅助稳定,并及时予以康复锻炼,随访治疗效果。结果41例术前评估认定为复杂孟氏骨折10例;恐怖三联征14例;经尺骨鹰嘴前脱位9例;单纯冠状突骨折合并脱位4例;单纯桡骨头骨折合并脱位4例。术中评估,发现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者34例,其中23例骨性结构修复后肘关节仍失稳,并对其中的18例内外侧韧带损伤者实施修复。术后评估,进行骨性修复与软组织修复后,9例肘关节存在半脱位倾向与摇摆不稳,需要支具、石膏、克氏针等辅助固定。平均随访10.4个月,41例骨折均愈合。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肘关节功能评估表,优者12例,良者19例,可者7例,差者3例。结论渐次评估骨折脱位的肘关节稳定性,可以更全面地发现肘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从而能更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外科治疗规范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的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85例为对照组;制订并实施外科治疗规范后,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101例作为实验组,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总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6例,对照组85例、实验组101例,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实验组(15.83±6.8)天,对照组(21.02±9.7)天;P=0.000,术前住院时间:实验组(5.93±4.1)天,对照组(8.01±6.1)天;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5.5%,实验组22.2%;P=0.035。第一次下地活动时间:对照组(15.39±7.6)天,实验组(8.00±6.3)天;P=0.000。Haris评分优良率:对照组90.2%,实验组86.4%;P=0.510。死亡率:对照组11.8%,实验组12.6%;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规范化外科治疗后,能有效缩短总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安全环锯技术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共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85例获2年随访,其中男36例,女49例;年龄46~78岁,平均56.7岁;14例L3~4单侧,1例L3~4双侧,49例L4~5单侧,3例L4~5双侧,12例L5~S1单侧,1例L5~S1双侧,3例L3~5单侧和2例L4~S1单侧,共减压95个狭窄侧隐窝;56例合并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42例脱出型,14例游离型。术后第2天复查腰椎MRI及CT以评估减压的充分性。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评估症状的缓解结果。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腰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改良MacNab评分。结果术前受累神经根功能障碍包括皮节感觉障碍56例(65.9%)、肌节肌力减弱25例(29.4%)和腱反射减弱14例(16.5%)。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明显缓解。3例L5~S1节段患者术后出现L5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减退,经中频脉冲理疗后1~2周缓解。术后MRI/CT显示减压充分。无术后感染、医源性神经根损伤和腰椎不稳定等并发症。2例术后突出椎间盘复发,但体质虚弱,未进一步翻修手术。85例全部获得完整随访数据,术后腰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年随访MacNab评分29例优,48例良,6例因术后腰痛加重判定为可,2例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判定为差。术后受累神经根感觉功能及肌力明显恢复(P〈0.01),但腱反射无明显改善(P=0.832)。结论采用安全环锯技术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微创、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手外科收治15例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3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h至10天,平均3天。OTA分型:A型8例,BI型5例,CI型2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固定支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评价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其中1例出现针孔轻度感染。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2周,无骨髓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TAM标准评定手指功能,其中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早期功能锻炼、效果优良等优点,是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优良手术方式之一。
简介: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术后使用罂粟碱对手术切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5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术后是否使用罂粟碱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33足,对照组23例25足。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引流片引流48h,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不健康皮缘长度、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6.2±1.9)天,平均愈合时间(17.8±3.1)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64.0%。治疗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5.1±1.2)天,平均愈合时间(15.7±2.6)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8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55、0.0063、0.0328)。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罂粟碱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术后采用不同康复模式的治疗效果,提出适宜的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模式。方法在9家医院因肘关节骨折129例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现行骨科康复模式,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进行术后康复。分别在术后5天、12周、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aguescale,VAS)、关节活动度评定,术后12周、24周进行HSS(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功能评定。结果VAS评分观察组:术后5天(3.94±2.12)分,术后12周(1.04±1.46)分,术后24周(0.38±0.76)分;对照组:术后5天(3.12±1.54)分,术后12周(1.12±1.28)分,术后24周(0.75±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屈曲和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屈曲术后5天(72.07±28.08)°,术后12周(107.55±24.11)°,术后24周(120.40±22.56)°;伸直术后5天(18.97±18.68)°,术后12周(15.59±17.51)°,术后24周(10.51±14.66)°;对照组(屈曲术后5天(68.24±28.29)°,术后12周(107.50±20.64)°,术后24周(117.82±18.66)°;伸直术后5天(17.54±25.34)°,术后12周(18.24±22.43)°,术后24周(14.27±2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前和旋后术后5天及术后12周时观察组:旋前术后5天(51.50±30.95)°,术后12周(77.76±13.23)°;旋后术后5天(47.00±30.92)°,术后12周(77.14±15.67)°;对照组:旋前术后5天(42.22±29.67)°,术后12周(74.55±18.52)°;旋后术后5天(41.50±30.31)°,术后12周(71.98±2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时观察组旋前(83.06±7.41)°,旋后(82.77±7.65)°,显著优于对照组旋前(78.30±14.59)°,旋后(73.56±22.67)°(P=0.035,P=0.005)。HSS评分术后12周观察组(77.00±15.06)分,对照组(68.14±19.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HSS评分观察组�
简介:目的:评价限制背伸支具治疗近指间(proximalinterphalangeal,PIP)关节背侧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对48例PIP关节背侧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阶段性限制背伸支具治疗,随访其远期功能情况,记录关节活动范围。采用TAM评分进行手指客观运动功能评价,采用VAS评分进行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48例均获4~48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复位满意;PIP关节屈曲110°,伸直0°;TAM评分:优48例,优良率100%;VAS主观满意度9.9分。侧方不稳定且开口征<30°的4例,支具治疗后无明显侧方不稳定,开口征<15&#176;,除侧方梭形膨胀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限制背伸支具治疗PIP关节背侧骨折脱位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11年1~11月手术治疗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46例,采用空心螺钉(cannulatedscrews,CS)固定的35例,动力髋螺钉加空心螺钉(DHS+CS)固定8例,近端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s,LCP)固定3例。根据Haidukewych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和髋关节一般情况,分析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内固定方式与股骨颈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关系。结果46例中,31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1例DHS+CS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经清创、抗感染治疗,术后6个月骨折畸形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其它30例随访(20.1±5.9)个月,其中CS固定的22例,DHS+CS固定5例,LCP固定3例。29例复位质量为优良,1例一般。8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骨不连,1例同时存在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19例骨折愈合且维持了良好的髋关节形态(63.3%)。不同的骨折移位、断端粉碎程度及内固定方式与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的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是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CS、DHS+CS、LCP均可作为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和内固定方式对股骨头坏死、骨不连是否有影响,需要更大样本的病例验证。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科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23例75岁以上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麻醉方式、内固定方式、术前等待时间、术后全身和局部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总结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中,11例出现全身或局部并发症,发生率47.8%,分别为:全身并发症30.4%(n=7),局部并发症17.4%(n=4)。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1例肺栓塞、2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股骨头坏死。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1例褥疮、3例尿路感染。整体治疗满意度为87%。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术前计划、术中监测和术后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与5-FU对H22肝癌细胞生长及病理变化。方法40只昆明小鼠皮下移植H22肝癌细胞建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125I粒子联合5-Fu组;B组为125I粒子组;C组为5-Fu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连续观察28d小鼠存活情况,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进行常规病理学及电镜检查。结果观察28d后,各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A组(1.38±0.11)cm3、B组(2.11±0.19)cm3、C组(2.79±0.23)cm3、D组(4.34±0.29)cm3,各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个治疗组间荷瘤小鼠的体积抑瘤率分别为68.21%、51.38%和35.71%。镜下观察B、C两组分别可见散落的坏死癌细胞,周围组织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A组以癌细胞坏死为特征;电镜下B、C两组的肝癌细胞核膜完整,核仁浓缩或碎裂,染色质密集,有多个细胞质突起,出现染色质溶解消失,凋亡小体形成,其间有较多凋亡的癌细胞,并有多个凋亡细胞聚集;而125I联合5-Fu组以坏死或不完全坏死的癌细胞为主,其间也有凋亡的癌细胞。结论肿瘤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可促进H22肝癌细胞凋亡,125I粒子联合5-Fu组织间化疗可进一步促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确切,为治疗肝癌提供了新的诜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