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宫腔镜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子宫性病变引起的不孕症,而对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可以发现宫腔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宫腔粘连等,手术治疗后可以改善后续妊娠率。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或者经阴道超声可以诊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并行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在拟行辅助生育(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如果伴有腹腔镜手术的治疗禁忌,如重度盆腔粘连等,可行宫腔镜下Essure或者Adiana输卵管近端阻断术,改善妊娠率。宫腔镜检查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但目前文献报道的治疗及结果尚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需要进行更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的手术时机以及潜在病变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对后续妊娠的影响进行研究。
简介:目的:分析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接受人工周期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FSH、LH、E2三种激素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治愈13例(43.33%)、有疗14例(46.6%),无效3例(10.O%),总有效率为90.0%(27/30)。结论:卵巢早衰病因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占10%左右,免疫因素大约20%,还有激素受体异常,酶缺陷及异常、卵泡生成障碍及卵泡闭锁加速、外界因素等,尽早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使血清FSH、LH水平降低。
简介: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imagecorrelation,STIC)是胎心临床评估的一个新进展,这个功能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获取胎心的四维图像和数据。检查者可通过平移旋转获取复杂诊断所需要的所有标准切面,该成像技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胎儿心脏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其临床优势在于能较准确地检出产前胎儿心脏的异常结构,在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畸形等方面的特异性高。目前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的认可。本文拟对国内外有关STIC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检查中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分布、特点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60例妊娠合并肝功异常患者入院24h肝功、孕周和妊娠结局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例患者中,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HV)86例(33.08%),按血清病毒学标志物分类: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78例,丙型肝炎5例,甲型肝炎3例;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各1例(0.3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1例(27.31%),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42例(16.15%),妊娠剧吐(hyperemesisgravidarum,HG)15例(5.77%),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pregnancy,AFLP)13例(5.00%),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7例(2.6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例(1.92%);原因不明19例(7.31%);妊娠合并HV可出现在任何孕期,但以晚期妊娠为主;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P、AFLP患者均集中于中、晚期妊娠,尤以晚期妊娠显著;HG患者只发生于妊娠早、中期;孕16~18W及34~36W为发生肝功异常的高峰期;分析各病因肝功指标发现,ICP以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增高为主,其它病因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为主,CHB转氨酶增高最显著。CHB、AFLP及ICP的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和TBA增高,发生黄疸;妊娠肝功能异常患者胎儿早产、宫内窘迫、死胎和产后出血率高于健康孕妇(P〈0.05)。结论妊娠期肝功能异常主要病因是HV、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ICP,且以晚期妊娠为主。孕16~18W与34~36W是发生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两个主要孕期。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可增加孕妇和胎儿的危险性。
简介:目的研究会阴侧切对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经阴道分娩非会阴侧切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会阴水肿、疼痛、愈合、感染情况,产后24h出血量,性生活情况,压力性尿失禁及脏器脱垂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出血量(343.94±69.55)mL少于观察组(404.75±89.87)mL(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会阴裂伤多为I度裂伤(159/200),观察组产妇伤口疼痛分级(≥2级8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17例),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水肿情况相当,且均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但观察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较高。结论经阴道非会阴侧切的分娩结局优于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者,低危孕妇不建议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
简介:目的:观察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分娩的70例产后妇女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即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为参照组(35例),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措施为实验组(35例),对2组产后妇女在治疗之前及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电测肌电数值、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进行总计率统计。结果:参照组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电测肌电数值对比于实验组计算数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产妇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对比于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妇女采取盆底肌康复训练展示良好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