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于2002年3月开始对硬膜外点穿刺置双导管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研制成的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是在传统(Tuohy)硬膜外穿刺针基础上研制而成。其结构简单,由针、针管、针芯组成。经体外模拟试验成功后,并于4月应用于临床,获得了临床麻醉满意效果。操作方法与传统针大致相同,可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的椎间隙置双导管(同向、反向),推注药物,实施麻醉。本文介绍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点穿刺,同向置双管用于胸腹手术麻醉的应用体会。

  • 标签: 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 胸腹手术 麻醉效果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硬膜外麻醉
  • 简介:大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迄今,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大肠癌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目前,普遍认为大肠癌发病是个涉及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多个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致癌模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系列肿瘤抑制基因通过突变和染色缺失而失活,CpG岛甲基畸变近来被认为是肿瘤中抑癌基因改变的途径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肠癌相关抑癌基因因CpG岛异常甲基而失活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其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价肿瘤的发展及预后,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抑癌基因甲基与大肠癌的关系作综述。

  • 标签: 抑癌基因 大肠癌 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 甲基化 肿瘤分期
  • 简介: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实验证明,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可使肝纤维发生逆转。国内外的些研究显示,植物神经系统参与对肝脏功能的调控,可影响肝纤维的形成。其中,肝星状细胞可能是植物神经递质的作用靶点。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为临床治疗肝纤维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观念的更新,整体护理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整体护理的主要任务是:把病人视为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方面来考虑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这表明社会向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护理服务的工作量自然而然地随之大幅度增加。

  • 标签: 护理医德 整体护理 医学模式 健康观念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重症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亲情护理应用于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患者 亲情化护理 效果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活血淤中药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凯西莱治疗脂肪肝46例,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饮食、体重,检查患者肝功能、血脂和13超检查肝、胆、脾的变化。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脂肪肝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促进肝功能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单服凯西莱组。结论中药方剂治疗脂肪肝,具有益气健脾,活血淤,软坚散结的功效。

  • 标签: 脂肪肝 活血化淤中药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CKJ方”对大鼠肝纤维的防治作用.方法分别采用CCl4或DMN诱导大鼠肝纤维模型,两批实验均按体重梯度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CKJ方组、扶正瘀方组和秋水仙碱组各11只.在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动物肝组织Hyp含量,血清ALT、AST、GGT、TBIL、Alb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CCl4模型,CKJ组肝组织Hyp含量为293.0±99.1μg/g肝湿重,显著低于模型组(524.5±143.0μg/g肝湿重,P〈0.01);CKJ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CKJ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好于模型组(P〈0.01);在DMN模型,试验结果类似于在CCl4模型见到的情形.结论CKJ方能有效防治CCl4或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其疗效与扶正瘀方相当,优于秋水仙碱.

  • 标签: 肝纤维化 CKJ方 四氯化碳 二甲基亚硝胺 大鼠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病案号279089。因突然转身后右上腹部剧烈疼痛4小时而入我院内科治疗,既往患肝硬变5年。住院后腹痛不缓解,于10小时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呈贫血貌,并出现腹膜炎体征,腹穿抽出暗红色不凝血,转入外科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

  • 标签: 破裂大出血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 腹膜后 静脉丛 突然转身 交通支
  • 简介:患者,女,37岁。肝炎肝硬变失代偿数年,曾3次住我科治疗好转出院。1994年3月9日自服利尿药(量不详)之后,当夜尿频,8次尿量达3000ml以上,彻夜未眠,次日上午突然右上肢抽搐、表情淡漠、木呆。随后昏迷跌倒,急诊以肝硬变失代偿并发肝性脑病、肺部感染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入院检查:T35.8℃,P80次/分,R20/次,BP12/10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慢性肝病面容,消瘦,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眼球张力低,无球结膜水肿,巩膜微黄,颈软,呼吸无酮味,心音低钝、律齐,右肺可闻及湿罗音,腹稍膨,腹水征(+),

  • 标签: 肝硬变失代偿期 糖尿病昏迷 非酮症 高渗性昏迷 慢性肝病 肝炎肝硬变
  • 简介:中医肿瘤发病学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历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血瘀与肿瘤关系密切。早在《内经》就论及积、伏梁、石瘕与血瘀证的关系,认为“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噎膈乃“暴忧之病”。朱丹溪认为乳癌是“忧患郁闷,晰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内伤七情,可导致气血功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致癌因素通过“内虚”导致内外合邪,气滞血瘀,痰凝毒结,形成癌瘤。

  • 标签: 抗肿瘤 血瘀证 活血化瘀法 肝气 历代医家 噎膈
  • 简介:目的:探究人性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通过实施人性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94.6%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6.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2%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3.2%(P<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护理,提高了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胃肠手术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太鼠内脏动、静脉血管壁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染色强度变化,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染色法.应用两种NOS特异性抗体.分别观察内皮型(eNOS)和诱生型(iNOS)NOS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肝硬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iNOS和eNOS染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eNOS增加更为明显。而两组门静脉(PV)NOS染色强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SMA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PV(P<0.05)。结论:NOS在内脏血管表达增多.以及在SMA的表达高于PV,提示NO可能主要通过扩张内脏动脉、增加内脏血流量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 标签: NOS 肝硬化 内脏 大鼠 PV 血管壁
  • 简介:目的评价HBV感染者血清TIMP-2水平对肝纤维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98例HBV感染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IMP-2,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HA、PCⅢ、CⅣ和LN,和采用全自动酶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与健康正常人比,HBV感染者五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慢性HBV携带者PCⅢ、CⅣ、LN、ALT和慢性肝炎轻度患者CⅣ水平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均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急性肝炎至肝硬化患者血清TIMP-2水平依次进行性升高,其中慢性HBV携带者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TIMP-2水平分别为78.56±26.23ng/ml和92.65±21.93ng/ml,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血清TIMP-2与HA、PCⅢ、CⅣ和LN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LT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文检测的肝纤维指标均可不同程度地反映肝脏的纤维程度,其中以血清TIMP-2较为可靠和有效。

  • 标签: 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 透明质酸 III、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 简介:内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早期肿瘤正日益被接受并开展应用,包括传统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近年开展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MR对于15mm以上的病灶较难做到次切除,而整块切除标本对病理学评估至关重要,ESD正是应这要求开展起来的新技术。对局限于黏膜层的病变,ESD并不受其大小的限制,对部分早期胃肠道肿瘤,其可取代传统的手术治疗,但ESD需要相当高的内镜操作技术,术前需要多种方法对病灶进行谨慎、全面的评估,包括范围、浸润深度等,术中、术后还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远高于EMR。ESD的指征、操作技巧、病理评估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由于ESD在早期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上具有很多优点,值得有条件医院的内镜医师予以重视并开展这技术。

  • 标签: 胃肠道 肿瘤 治疗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慢性胃炎的胃黏膜炎症及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变化。方法选择172例伴有Hp感豢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分为两组:阴性组(68例)和阳性组(104例),观察阴性组治疗后的变化并与阳性组进行比较,并观察阴性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阴性组的胃黏膜炎症有28例(41.2%)好转,2例(2.9%)治愈,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其伴有的肠上皮化生有2例(25%)治愈,4例(50%)好转,不典型增生有7例(38.9%)好转,6例(33.3%)治愈。结论Hp感染阴转后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阳性者,其伴有的肠和不典型增生亦能好转或治愈。因此,根除Hp是治疗Hp相关性胃炎和防止发生胃癌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 作者: 史雅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今日健康》2020年第1期
  • 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 简介:目的:在IBS-D治疗中联合应用奥替溴铵+双歧杆菌,并分析其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与-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IBS-D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替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22%,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BS-D治疗中联合应用奥替溴铵+双歧杆菌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双歧杆菌;奥替溴铵
  • 简介:糖尿病(DM)几乎可影响消化道所有部位,约75%的DM患者伴有胃肠动力障碍。DM胃肠动力障碍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其发生系由多因素所致,可能与自主神经病变、平滑肌病变、Cajal间质细胞病变等有关。糖基终末产物(AGEs)是体内葡萄糖与蛋白质、脂质或核酸等经非酶促反应生成的化合物。DM时的高糖环境可促进AGEs形成,AGEs异常蓄积在DM并发症如DM肾病、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与DM胃肠动力障碍的相关性少见报道。本文对AGEs在DM胃肠动力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胃肠活动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