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应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肝炎综合征患儿,观察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两组患儿均实施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此外,对观察组加用氦氖激光照射患儿肝俞穴。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为(39.7±24.5)μmol/L、谷丙转氨酶为(58.4±28.3)U/L,谷草转氨酶为(66.2±30.7)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30.8)μmol/L、(86.5±42.4)U/L和(85.6±28.1)U/L(P均〈0.001)。结论对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用氦氖激光照射肝俞穴治疗可提高疗效,加速肝功能指标的恢复。
简介: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太鼠内脏动、静脉血管壁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染色强度变化,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应用两种NOS特异性抗体.分别观察内皮型(eNOS)和诱生型(iNOS)NOS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肝硬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iNOS和eNOS染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eNOS增加更为明显。而两组门静脉(PV)NOS染色强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SMA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PV(P<0.05)。结论:NOS在内脏血管表达增多.以及在SMA的表达高于PV,提示NO可能主要通过扩张内脏动脉、增加内脏血流量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简介:目的:对于消化内镜护理质量中应用追踪管理法的影响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消化内镜手术的病人8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治疗组,有4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治疗组,也有40位病人。常规治疗组的40位病人接受普通的护理手段,康复治疗组的40位病人施行追踪管理法的护理管理方式。比较并观察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的病人各自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交接班,卫生质量水平,手术机械设备故障以及护患沟通等方面的事故发生状况,对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的病人在医学临床上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组的护理人员发生事故的几率要小于常规治疗组,相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康复治疗组的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常规治疗组的病人,相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护理质量中应用追踪管理法存在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医院相关护理工作的有序性,确保医疗工作的真实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简介: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流行病学现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我院1973-12/2000-12间胃镜检查的80517例经确诊为PU的8398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U查检率为10.43%,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5963例(71.01%),胃溃疡(gastriculcer,GU)1849例(22.02%),复合性溃疡(complexulcer,CU)586例(6.97%)。DU与GU之比为3.22:1。DU男4592例(77.01%),女1371例(22.9%),男女之比为3.35:1。GU男1405例(75.98%),女444例24.01%),男女之比为3.16:1。CU男480例(81.91%),女106例(18.09%),男女之比为4.53:1。三种类型溃疡发病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DU发病年龄多见于30~40岁(32.42%),平均年龄34.1岁。GU常见50岁以上(54.18%)。DU发病年龄较GU早20年。PU发病季节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DU易发部位依次为球部前壁(54.62%)、大弯(21.22%)、小弯(12.61%)、后壁(9.44%)、球后(2.11%)。GU部位为胃角(45.16%)、胃窦(32.23%)、胃体(18.33%)、胃底贲门(4.23%)。在5122例有并发症的PU中以出血最多1211例(23.64%),幽门梗阻134例(2.61%),穿孔56例(1.0996),癌变23例(0.45%)。上消化道出血中以青年DU最常见,老年PU与青年比较发现穿孔及癌变率增高(P<0.01)。结论昆明地区PU检出率为10.43%,PU发病男性高于女性,DU高于GU。昆明地区PU发病无季节性差异。表明高危人群中定期胃镜随访,对早期胃癌诊断及治疗很有价值。
简介:背景:小肠疾病并非少见,尤其是糜烂性和溃疡性疾病更为常见,内镜下取材活检多为慢性炎症,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这些小肠类疾病属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小肠不同节段的微生态状况如何?细菌在小肠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均是不明确的问题。目的:了解全小肠不同节段的腔菌群和膜菌群的组成和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微生态在小肠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非腹部外伤意外伤亡者小肠的空肠上段、空肠中段、空回肠交界处、回肠中段、回肠下段10种细菌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标本的各节段小肠,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主要存在于回肠中下段,少部分标本存在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梭菌,所有标本均未检出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13例标本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分析显示,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在不同节段小肠肠腔和黏膜分布的数量不同,越靠近回肠末段,细菌数量越多;黏膜菌量多于肠腔。葡萄球菌、酵母菌、梭菌仅在少数标本的某些节段有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结论:上述细菌越靠近回肠末端菌量越多,在同一肠段中,膜菌群较腔菌群占优势。
简介:目的评价HBV感染者血清TIMP-2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98例HBV感染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IMP-2,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HA、PCⅢ、CⅣ和LN,和采用全自动酶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与健康正常人比,HBV感染者五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慢性HBV携带者PCⅢ、CⅣ、LN、ALT和慢性肝炎轻度患者CⅣ水平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均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急性肝炎至肝硬化患者血清TIMP-2水平依次进行性升高,其中慢性HBV携带者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TIMP-2水平分别为78.56±26.23ng/ml和92.65±21.93ng/ml,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血清TIMP-2与HA、PCⅢ、CⅣ和LN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LT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文检测的肝纤维化指标均可不同程度地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其中以血清TIMP-2较为可靠和有效。
简介: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但致病机制尚未清晰。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是I型却的主要毒力因子,在印诱导的疾病特别是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前期的研究发现,胁,作用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AGS)的钙离子相关蛋白钙网织蛋白CRT以及钙离子结合蛋白CALNUC磷酸化程度发生改变,提示坳可能会影响AGS细胞的钙稳态,通过钙离子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或凋亡。目的研究却作用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后,AGS细胞内钙离子的时序性变化,以及CagA对AGS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却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钙离子荧光标记示踪法,AGS细胞以Fluo-3/AM荧光指示剂负载,特异性地活体标记AGS内的钙离子,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Hp26695及其CagA缺失株(Hp26695ACagA)分别作用于AGS细胞1h、2h、3h、4h、5h、6h后,AGS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幽门螺杆菌与AGS细胞相互作用1h,胞内Ca^2+部分流失.5h胞内Ca^2+大量流失。1-6h内,Hp26695与Hp26695ACagA作用的AGS细胞荧光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He作用会导致AGS细胞内ca喇夺,且与CagA的存在无明显关联性。
简介:目的探讨40例成人谷丙酶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常规进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该组患者进行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的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主要血生化指标。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G1S03例,G1S19例,G1S21例,G1S33例,G1S44例,G2S110例,G2S23例,G2S44例,G3S42例,G4S41例;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G2S:组血清ALT、ALB及CHE水平较≥G2S2组有所增加,血清AST、TBIL水平较≥G2S2组有所减少,其中仅血清AST水平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T、TBIL、ALB、CHE水平在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2组血清HA、LN、PCⅢ、CIV水平较〈S2组均有所增加,其中血清HA、PCⅢ、CIV水平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LN水平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成人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V感染者应及时行肝穿刺活检,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处理,防止病情向肝硬化、肝癌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