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水平,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探讨这几种肿瘤标志物(TM)单独与联用时对胃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65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和38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M水平,计算各指标的平均水平并比较不同TM单独及联合使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胃癌组CA125、CA19-9、CA72-4、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P〈0.05);采用单项TM诊断胃癌时,灵敏度最高为CA19-9,特异度最高为CEA,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CA19-9;采用不同TM组合诊断胃癌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为CA19-9与CEA组成组合。结论:血清TM检测对胃癌诊断具有较高辅助价值,选择适当TM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灵敏度。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性能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影响因素,以便监测和控制,使能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方法:对我站2013年3月330例献血者整个机采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献血者采前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等血液参数,以及性别,体重,血管,环境温湿度,采血技术等与机采采集过程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加强采前宣教,认真筛选合适献血者;创造适宜环境;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技术,提高全程服务质量。能使机采过程顺利进行,缩短机采时间,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巩固和扩大机采献血者队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 影响 因素
  • 简介:输血科工作人员每天要直接与血液接触,承担着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和全院供血任务,其医院感染管理对医疗安全非常重要。虽然血站提供血液都经过了严格检验,运输条件也有严格规定。但患者血液标本大都属于生物危险品,各种病原菌,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经血液传播.

  • 标签: 输血科 医院感染 管理 措施
  • 简介:目的:排除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干扰,分析IgG类及IgM类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影响。方法:提取正反定型不一致并且抗体筛选阳性血型标本,用谱细胞鉴定抗体。放散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标本,制备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反定性红细胞,重新准确鉴定血型。结果:用适当反定性细胞可以有效排除不规则抗体干扰。不规则抗体引起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病例中,IgM类抗体占92.6%,IgG类占7.4%。结论:可以通过选择反定性细胞排除不规则抗体干扰。高效价IgG类不规则抗体同样可以引起血型正反不一致。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血型鉴定 抗体效价
  • 简介: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PCP)患者病因,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积极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09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71例PCP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形态、骨髓细胞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引起PCP常见病因。结果:引起PCP病因较多,其中,造血系统疾病56例占78.9%,其中造血系统难治性恶性疾病33例占46.5%,包括AA占16.9%、MDS占12.7%、AL占9.9%、MM占2.8%、HL占2.8%、MF占1.4%;造血系统良性疾病23例占32.4%,包括MegA占19.9%、HPS占9.9%、IDA占2.8%;非造血系统疾病15例占21.1%,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占9.9%、肝硬化占4.2%、脾功能亢进占4.2%、感染相关性疾病占2.8%。结论:对于全血减少疾病患者,诊断时一定要紧密联系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先考虑造血系统难治性恶性疾病,再考虑造血系统良性疾病,然后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力求避免误诊。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症 病因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 骨髓细胞学检查
  • 简介:输血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在拯救患者生命同时也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不良反应,有些是终生甚至是致命。充分认识输血治疗危险因素,规范输血科建设与管理,是临床用血安全重要保证。

  • 标签: 输血科建设 临床输血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输血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方法:分析8例老年患者输血后精神障碍临床资料。结果:有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包括年龄、贫血、血细胞比容低、低蛋白血症、药物、大量输血、低氧血症、血源、酗酒等。结论:针对相关因素综合预防及处理是老年患者输血后精神障碍重要治疗策略。

  • 标签: 老年人 输血 精神障碍
  • 简介:供血科是血站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血站所采血液通过供血科发放给用血单位,是关乎血站发出血产品质量和用血单位患者用血安全大问题,也是保证血液质量最后一个关口。经过这些年工作中实践,我们找出了工作中容易疏忽一些漏洞和缺陷,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们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供血科 血液发放 备血 盘库 出库 用血单位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血比重异常献血人群影响。方法: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对102名低血比重献血者进行3~6个月健康指导,测定干预后血比重。结果:干预3个月后63名献血者测定合格,3~6个月间18名献血者测定合格,共有21名献血者检测为不合格。81名合格献血者中72名参加了献血。结论:通过健康指导提高了低血比重人群对不良生活方式认知并且对扩大无偿献血人群有积极效果。

  • 标签: 健康指导 血比重测定 不良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3种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改良hodge试验、CarbaNP试验、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CIM)筛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差异。方法:对23例待测菌株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并记录,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hodge试验17株阳性,阳性率为73.9%;CarbaNP试验19株阳性,阳性率为82.7%;mCIM试验20株阳性,阳性率为87.0%。结论:改良hodge试验步骤简单易行,结果稳定,阳性率高,但用时较长,可用于试验结果再次验证,也可用于大量临床住院标本。CarbaNP试验前期准备及步骤复杂,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但它最短30min内出现结果,颜色对比显著,可用于实验初期快速检验。mCIM试验操作简单,符合率和特异性高,结果易于观察,可用于常规实验室碳青霉烯类检测。

  • 标签: 改良HODGE试验 CARBA NP试验 mCIM试验 碳青霉烯酶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抗原浓度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O型Rh(D)阴性和AB型Rh(D)阳性个体各5例,采集静脉血3~5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将O型和AB型血液配制成不同高低浓度红细胞悬液,并用固相法进行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同时以10%浓度红细胞浓度作为对照参考,观察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情况及假性结果出现时红细胞抗原浓度。结果:红细胞抗原浓度超过25%易出现假阳性;红细胞抗原浓度低于2%易出现假阴性;低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B、抗D影响更明显;高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A影响更明显。结论:红细胞浓度对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有影响,且高、低浓度对不同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能力影响不尽相同。

  • 标签: 固相法 血型鉴定 红细胞浓度 单克隆抗体
  • 简介:输血病历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输血治疗过程原始记录,从记录内容可以反映输血是否合理有效,是安全输血重要管理手段之一,也是医疗纠纷举证倒置重要依据。规范输血病历是杜绝因受血者输血病历记录缺陷时引发医疗纠纷关键。因此,规范输血病历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防范医疗纠纷重要措施。我院将输血科设定为环节科室,负责临床输血病历监管,通过2年来管理,取得非常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病历 质量分析 体会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得到广泛宣传,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街头献血车,无偿献血人数急骤增加,但献血时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给献血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也有损献血者信心和积极性,同时给献血者带来痛苦,甚至会造成献血者流失。为此,本课题对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相关性原因进行探讨,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献血次数 献血量 预防
  • 简介: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低钙反应发生率差异,对高危群体进行积极预防及处理。方法:对大连血液中心2015-01-12月机采血小板8542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性别、献血次数及捐献量不同,分成3组进行χ~2检验。结果:3组数据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女性,初次,捐献2个治疗量献血者更易出现低钙反应,采血前做好充分宣教工作,并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采血中使用加热毯,覆盖穿刺手臂,可预防及减少低钙反应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低钙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捐献单采血小板血液初筛过程中,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方法:运用瑞典进口CA62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集后1min、5min、10min及30min检测40例静脉血标本血小板(PLT)和血小板体积(MPV)。结果:在标本采集后1min、5min、10min及30min进行检测,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PV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为10min。既可以满足血小板检测准确性,又能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献血体验。

  • 标签: 成分血 单采血小板 献血 血小板计数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2例SLE患者及3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并与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3(C3)、补体4(C4)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LE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组患者ANA高滴度亚组及低滴度亚组之间,抗Sm抗体阳性与阴性之间,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阳性组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抗ds-DNA抗体阴性组(P〈0.05);SLE组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IgG、SLEDA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与C3呈明显正相关,而健康对照组25羟基维生素D3与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LE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明显下降,与抗ds-DNA抗体和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检测25羟基维生素D3对SLE诊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25羟基维生素D3 自身抗体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次数与Rh系统抗体检出率之间关系。方法:提取不同妊娠次数妇女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性质。结果:Rh系统抗体检出率分别为:初次妊娠0.09%;2次0.28%;3次1.63%;4次3.96%;5次及以上6.86%。结论:Rh系统抗体检出率随妊娠次数增长而增长。

  • 标签: Rh系统的抗体 妊娠次数 抗体筛选 检出率
  • 简介:目的:观察雷达接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分别取100μl抗凝血加入3个试管中,各试管中分别加入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CD4-FITC/CD8-PE/CD3-PC5、CD3-FITC/CD19-PE、CD3-FITC/CD16+CD56-PE各20μl,应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应用ELITE4.5软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143例雷达接触者CD3+、CD3+CD4+、CD3+CD8+、CD4+/CD8+、NK和CD3-CD19+细胞检测值分别(71.08±9.86)%、(35.34±7.02)%、(31.59±8.25)%、(1.21±0.48)%、(14.60±7.79)%、(7.23±2.90)%;CD3+、CD3+CD4+、CD3+CD8+、CD4+/CD8+、NK和CD3-CD19+细胞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7.5%、21.7%、24.5%、23.8%、11.2%和42.7%,其中CD3+CD4+、CD3-CD19+细胞检出值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CD3+CD8+细胞检出值高于正常参考值,CD3+和NK细胞检出值低于或高于正常参考值,但于前者为多见。结论:部分受检雷达接触者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CD3-CD19+细胞减少,CD3+CD4+细胞减少和CD3+CD8+细胞增高,CD4+/CD8+比值降低,NK细胞为减低为多见。

  • 标签: 淋巴细胞亚群 雷达接触者 免疫
  • 简介:目的:检测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与滤白后质量指标,比较评价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后质量。方法:对119份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与滤白后进行血小板、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含量检测,观察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后血小板、WBC及RBC含量变化。结果:滤白前血小板含量为(3.74±0.57)×1011/袋,合格率为99.3%,滤白后血小板含量为(2.86±0.52)×1011/袋,合格率为75.6%,血小板回收率为76.4%,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白前WBC含量为(1.37±0.45)×108/袋,滤白后WBC含量为(0.41±0.20)×108/袋,白细胞去除率为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含量在两个制备阶段均超过标准(均参考单采血小板质量要求)。结论:混合血小板血小板含量及WBC含量在滤白前已达到质量要求,可以直接使用于临床;滤白后WBC含量有明显减少,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过滤去除白细胞可能会更安全。

  • 标签: 滤白 浓缩血小板 混合血小板 质量要求
  • 简介:目的:比较ML/FAME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在相同工作环境下,使用相同厂家同批号试剂,分别采用XANTUS加ML/FAME组合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对质控品标本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四项检测,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不同厂家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对同批次连续20个质控品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四项检测结果是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厂家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同时应用于采供血机构免疫项目的检测。

  • 标签: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质控品 无偿献血者 HCV HIV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