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目标管理式护理在降低院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压疮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53例ICU患者,根据目标管理式护理实施时间分为实施前(2017年7月1日~2018年3月31日)267例和实施后(2018年4月1日~2018年12月31日)286例,本次研究共配置护理人员36名。实施前采用常规压疮预防护理模式,实施后在常规压疮预防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目标管理式护理模式。统计实施前后院内ICU压疮发生率;调查护理人员实施前后的压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估实施前后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施后院内ICU压疮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在压疮症状及风险评估、压疮预防、皮肤护理措施及压疮发生后处理方法4个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家属CCFSS得分为(108.32±9.63)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1.45±1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管理式护理能有效降低院内ICU压疮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性六部法护理效果。方法 筛选2021.8-2022.6期间我院90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早期目标导向性六部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APACHE 1I评分、肠功能障碍评分、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APACHE 1I(20.36±4.14)分、(0.85±0.35)分、呼吸频率(19.25±4.28)次/min、血气指标变化均好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探究实施目标性监测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20年1月实施目标性监测,随机数字表法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实施目标性监测前38例神经内科ICU患者,及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实施目标性监测后收治的38例神经内科ICU患者,对比其多重耐药菌感染趋势。结果:干预前,共检测出305株多重耐药菌,干预后共检测出208株多重耐药菌;除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外,在实施目标性监测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少于实施前,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有13.16%降低到2.63%。结论:神经内科ICU患者采取目标性监测,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病人机械通气护理管理中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模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6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用时更短(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病人机械通气护理管理中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式目标护理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Enterocolitis,NEC)小肠造瘘术肠外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开展常规护理)与干预组(n=40,阶段式目标护理),比较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家属满意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干预组患儿的电解质紊乱、腹泻、酸碱失衡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目标护理在NEC小肠造瘘术肠外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目标式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围术期患者中,选取 80例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目标式护理模式、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各为40例,将两组的肢体制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相互比较,评价分析两组护理方法的优劣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肢体制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分别为7.50%及30.00%。差异明显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之后,其满意度高达97.5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经统计学检验证实,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围术期中,目标式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不容怠慢,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制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得到有效控制,将不良反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标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在我院2021年3月~2023年4月新生儿病房护理实习生80名,将所筛选的实习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展开对比研究,即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习生进行常规教学,观察组实习生开展目标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带教前后的团队凝聚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前,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自律性、乐群性、归属性、价值性评分比较(P>0.05),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的自律性、乐群性、归属性、价值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法,可提升教学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分组神经外科患者后,通过探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后比较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本次参与研究实验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为期一年的时间,将70例神经外科患者纳入研究,依照患者入住本院时间先后次序进行科学分组,选取35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反馈作为对照组, 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加护理风险管理手段,进而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开展此次医学研究分析,研究组整体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方面均体现显著更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提高患者护理安全目标过程中运用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可进一步加强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能够促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减少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及加速疾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使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也规避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目标教学法辅助ICU护理带教工作的效果。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为研究分析时间,对象为ICU实习的48名护生,基于数字表随机分组,即:参照组、实验组,每组各包含24名,分别予以常规教学法、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就考核成绩、满意度比对。结果:考核成绩显示组间差异明显,且实验组理论知识(90.21±3.47)分、实操技能(90.47±3.29)分均对比参照组同项有更高值P<0.05。教学满意度显示差异明显,且实验组的计算值为100.00%,参照组的计算值为83.33%,前者表现值更高P<0.05。结论:阶段性目标教学法运用在ICU护理带教工作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减少学习活动的盲目性,促进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度,可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