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传染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传染病房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患者2198例,在前瞻性监测的同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中,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率为30.52%,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8.57%,均高于其他部位;与此同时,因留置导管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9.23%和17.69%,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显著;另外,从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年龄上可以看出,≤3岁的患儿和≥60岁的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分别为9.43%和9.71%,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结论根据传染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各因素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和防范措施,对降低传染病房的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通过提升肿瘤科临床护士的疼痛管理理念,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肿瘤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开展肿瘤日间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加强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理念、疼痛评估及干预的培训,进行临床护士疼痛评估、疼痛知识、镇痛药物知识、疼痛认知的综合应用指标的培训前后考核,及患者满意度与平均住院时间调查,比较开展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无痛病房开展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知识、镇痛药物知识、疼痛认知的综合应用4个指标的得分为(12.63±1.06)分,高于未开展无痛病房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满意度为96.6%,高于实施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95±1.42)d,较无痛病房开展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肿瘤日间病房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在提高了肿瘤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入院的 238例新生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 119例)与对照组( 11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无陪护新生儿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简介:目的探讨SBAR模式对胰腺重症病房护士病情掌握能力的影响,以便为护士提供一种新的交班方式。方法以本院重症胰腺病房2016年3月-5月收治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病情汇报方式,以2017年1月-3月收治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借鉴SBAR模式,结合胰腺重症病房特点,设计病情观察及汇报表格作为胰腺重症病房护士病情观察及汇报路径。比较11名护士采用SBAR模式前后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一般情况、观察重点、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等4个方面病情掌握能力的差异。结果SBAR模式实施前后两组护士在一般情况、观察重点、护理措施、健康教育4方面评分及总分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提升幅度分别为8.5%、11.5%、12.0%、10.1%,其中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得分提高最显著。结论采用SBAR模式对重症胰腺患者进行病情交接班,内容全面、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提高了胰腺重症病房护士病情掌握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骨科住院的创伤骨折疾病患者共 120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尾数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 +疼痛护理管理,比较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 11.40±2.30)分,护理满意度 98.33%以及护理服务质量优良率 96.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创伤骨科病房患者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缓解其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封闭病房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在本院精神科封闭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120例进行观察,分为两组,每组 6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组)与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结果两组患者临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比较差异显著,对比组总发生率为 15.00%,高于研究组的 5.00%,( x2=6.379, P< 0.05)。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效果确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