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蜡泪样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8例蜡泪样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22例行X线检查,6例行CT检查,1例行SPECT-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28例中,单肢26例,双肢2例;单骨15例,同肢多骨11例,双肢多骨2例。X线表现:病变局限性于皮质内侧3例,弥漫性流注19例;骨皮质肥厚21例,骨髓腔变窄18例;跨关节生长11例;3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团状不规则形钙化影。混合型15例,皮质外型4例,皮质内型3例。CT表现:骨皮质肥厚隆起、骨髓腔变窄,骨端松质骨或骨髓腔内团状高密度影,CT值约1000HU,边界清楚。SPECT-CT表现:腓骨病变区明显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跟骨病灶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MRI表现:骨皮质增厚,骨髓腔狭窄,病灶呈长T1、短T2均匀或略混杂信号,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1例病灶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改变。结论:蜡泪样骨病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CT和MRI有助于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及软组织情况;SPECT-CT为本病活跃性的判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的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工作意义。结果:促进药品生产企业 ADR 监测工作水平提高。结论:从认识上重视药品不良反的存在,从行动上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逐步完善。
简介:摘要: 目的研讨盆腔肿块患者运用 CT影像学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自我院 2013年 10月至 2015年 1月收集的盆腔肿块病例中选取 86例充当试验对象,依次对患者进行 B超与螺旋 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① 8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证实,其中经 CT检出者 80例,检出率占 93.0%,显著高于 B超的 75.6%,有统计学差异( P<0.05)。②在定位病灶、判断病灶体积、显示病灶与邻近组织关系方面, CT的准确率是 97.7%、 96.2%和 100%,相比 B超的 89.5%、 86%和 75%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盆腔肿块患者行 CT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病情并指导临床用药,值得推荐。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63个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63个病灶均呈实性,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45个(71.4%),以低信号为主夹杂斑片状与云絮状略高信号18个(28.6%);增强扫描后肿块强化不明显14个,轻度强化35个,以轻度强化为主、局部较明显强化14个;子宫内膜增厚6例(14.3%),腹水12例(28.6%),25例雌激素E2检查中10例增高(40.0%).结论:卵泡膜细胞瘤的T2WI呈明显低信号及轻度强化方式为其特征性表现;子宫内膜增生及雌激素E2增高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简介: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的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的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mm,平均44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可获得正确的术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