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时生产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试验研究对象,对个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研究要求的100例纳入本次试验研究序列,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对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分娩受阻时采取紧急剖宫产,对比分析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临床结局情况。结果阴道顺产成功率为56.67%,试产失败的产妇则改行急诊剖宫产,9例继发性宫缩乏力,5例自愿放弃试产,1例先兆子宫破裂;4例胎儿宫内窘迫。83例行剖宫产,产妇出血量、产后发热率及住院时间阴道试产组与剖宫产组间差异显著,且剖宫产组均多于阴道试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选取阴道分娩,临床可行性高,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产妇能够快速恢复身体机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疤痕子宫 剖宫产
  • 简介:摘要锁骨骨折是当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导致锁骨骨折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暴力。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以往都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但是最终的疗效都差强人意。随着内固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锁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本文通过分析和讨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重建钢板螺丝钉和克氏针内固定三种治疗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对100例锁骨骨折的患者分别进行临床治疗,通过比较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之后患者的锁骨骨折愈合、肩部外观、自我感觉以及功能的差异来分析得出最佳治疗方式

  • 标签: 内固定 锁骨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不同入路方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1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后内侧入路治疗)与B组(40例,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外侧入路,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后内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与X线暴露次数、不良事件,在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上与后外侧入路方式效果相当。

  • 标签: 后踝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股沟疝气患者时使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腹股沟疝气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为(1.22±0.34)c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06±0.93)cm,t=21.318,P=0.000;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7.01±2.4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47±3.32)mL,t=11.051,P=0.000;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为(2.78±1.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4±1.32)分,t=13.130,P=0.000;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043,P=0.044。结论在腹股沟疝气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疼痛程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使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传统手术 腹腔镜手术 术后疼痛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助产士有无分娩的经历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有无分娩经历的助产士陪伴分娩,试验组产妇为有分娩经历的助产士陪伴分娩。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有分娩经历的助产士容易与产妇产生共鸣,产程进展顺利,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有分娩经历的助产士在陪伴分娩中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方法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随机将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各52例,评价疼痛程度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减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98.0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减少术后疼痛程度,获得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 疼痛程度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糖尿病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因早期无症状而不易发现,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选取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改变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干预现状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的88例妇产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44例。常规组患者使用甲胺蝶呤加以治疗,每次50mg,一天两次,采用肌肉注射。实验组患者采用米司酮进行治疗,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剂量。分析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中,44例患者都痊愈,治愈率为100%,常规组治愈例数为34例,治愈率为77.27%。两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只有1例过敏,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常规组中,2例过敏,3例腹痛,2例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5.90%。两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司酮在治疗女性妇产科疾病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中 临床应用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脾补肾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8例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健脾补肾 中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该院选择具有可比性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给予两组不同剂量的米司酮,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一阶段治疗后,观察组36位患者基本恢复,治愈率达到100%,对照组有20位患者基本恢复,但是仍存在一些健康问题,治愈率接近55.6%。结论米司酮的最佳给药剂量为每天12.5mg,安全性好、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72例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米司酮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25毫克/天米司酮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13毫克/天米司酮医治干预。对比2组患者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变化情况均较干预前改善,其中实验组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E2、LH、P、FSH等方面的激素水平均较干预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激素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小剂量米司酮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临床医治效果明显。

  • 标签: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指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引起患者的前列腺组织出现了慢性炎症,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中包括两种类型,一个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另一个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本文,笔者主要对于其中的慢性细菌型前列腺炎进行有关治疗效果研究进展的综述。引起慢性细菌型前列腺炎的原因较多较为复杂,由于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了相关的炎症,免疫等等,使得患者出现了尿道刺激症状以及慢性盆腔疼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大大地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慢性非细菌型前列腺炎 治疗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住的10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病人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护理,同时给予一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再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病人中再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给予正常气道护理。结果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之后,观察组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的概率,减少长期使用呼吸机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气管切开 非机械通气 呼吸湿化治疗仪 ICU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保守治疗 宫外孕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米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药物流产的产妇90例,所有产妇均使用米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其中45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药物流产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每组患者30例。单药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则加用米司酮治疗,治疗后对有生育要求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治愈率、血β-HCG水平、包块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血β-HCG降幅≥15%率、包块降幅≥30%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期间输卵管畅通率稍高于单药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分析显示联合组均显著短于单药组(P<0.05)。结论相比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而言,联合MTX与米司酮治疗,可取得更好地治愈率、血β-HCG降幅≥15%率、包块降幅≥30%率,尽管不良反应稍多,但在可控范围,同时能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随访期间输卵管通畅率要更高,可行性强,值得借鉴。

  • 标签: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腹泻贴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5%,(χ2=6.23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时间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6.3157,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减轻了患儿给药的困难,较为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贴 非感染性腹泻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盐酸替罗班是一种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够高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在冠心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且效果显著。本研究综述盐酸替罗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最佳给药方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后对其运动症状改善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认知障碍、幻觉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4、5.680、7.904,P<0.05)。治疗后患者肢体疼痛、肢体痉挛、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4.137、6.950,P<0.05)。治疗后,患者出汗、口干、流涎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患者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抑郁焦虑,减少下肢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发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