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应用独活寄生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枝茯苓汤加减结合通络法在临床上对于卵巢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在治疗初期,对两组患者采用通络治疗,治疗完毕后,研究组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刚藤口服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时间、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时间为(87.14±12.45)天,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为(124.67.14±21.36)天,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8%,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8%,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6%,P>0.05,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上,桂枝茯苓汤加减结合通络法的治疗时间短、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三联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宫腔纱布填塞+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三联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治疗后24h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子宫切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三联法进行治疗,减少了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感染、子宫切除等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现代康复联合传统康复疗法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各39例,联合组给予现代康复联合传统康复疗法治疗,常规组给予现代康复疗效治疗,干预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4个月后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现代康复联合传统康复疗法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常规现代康复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分隔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分隔结核性胸膜炎8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微管留置术联合波尼松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胸腔穿刺抽取积液,对比两组患者的胸穿次数、胸膜厚度、胸液吸收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胸穿次数、胸膜厚度以及胸液吸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果对于分隔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使用胃管留置术联合泼尼松治疗,能够减少胸穿次数,缩短胸液吸收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改良Semont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价本组患者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4例患者治疗1周后,治愈26例,占59.09%;有效15例,占34.09%;无效3例,占6.82%;总有效率为93.18%(41/44)。本组44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22例,占50.00%;有效15例,占34.09%;无效5例,占11.36%;总有效率为88.64%(39/44)。结论改良Semont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手术,观察组进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口腔咀嚼功能;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口腔咀嚼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口腔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疗效非常理想,可减少并发症,促使骨折愈合和面部外观恢复,改善咀嚼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后壁黏膜切除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治疗阴道松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阴道松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术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术后,根据阴道松弛程度于阴道腔隙往深部处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对照组仅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等级阴道松弛程度发生率及相关雌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轻度松弛,中度松弛,重度松弛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χ2=6.39,P<0.05;χ2=5.28,P<0.05;χ2=4.92,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FSH、LH、PRH及T的含量相比差异显著(t=4.68,P<0.05;t=3.92,P<0.05;t=4.21,P<0.05,t=5.01,P<0.05)。结论采用的阴道后壁黏膜切除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治疗阴道松弛临床疗效突出,相比于传统仅采用阴道后壁黏膜切除具有诸多优势,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双氯酚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77.5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OMAC积分和疼痛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预后良好,且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经胃镜、快速尿素酶检测胃黏膜Hp现症感染阳性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给予雷贝拉唑及奥硝唑;对照组32例,给予法莫替丁及甲硝唑,两组均加用阿莫西林及果胶铋。7d为一疗程,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两组根除Hp有效率分别为89.5%和62.5%,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1%和71.8%,经临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硝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抗耐药,杀菌性强,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7月11日~2017年1月5日收治的8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综合疗法。观察两组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5.12%、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7.56%,反酸评分为(0.56±0.08)分、饱胀评分为(0.44±0.17)分、嗳气评分为(0.32±0.11)分、腹痛评分为(0.24±0.10)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5.68±2.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75.6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73.17%)、反酸评分(1.47±0.35)分、饱胀评分(1.25±0.83)分、嗳气评分(1.14±0.51)分、腹痛評分(1.03±0.29)分、生活质量评分(75.34±3.49)分(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予以中医综合疗法的效果较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痹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mg日三次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痹针的治疗,两组连续用药14d,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痹针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胎头旋转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伤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85.0%(34/40)与对照组60.0%(24/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产伤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即能有效提升产妇顺产率,并减少各种并发症,还能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则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均改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CSA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西药治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