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0例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72.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4.82±1.02)h、(9.33±1.01)d,与对照组患者的(8.24±1.37)h、(12.62±1.30)d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灌流 治疗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舒适护理。采取KDQOL-SFTM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KDQOL-SFTM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增长,不过观察组提高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融入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2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21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后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透析仍正常进行;1例患者停止透析。结论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是保证患者安全透析的关键。

  • 标签: 肾透析/副作用/护理 综合征
  • 简介:理解双语教学的真正内涵、探索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发挥双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该文结合医学检验专业血液学检验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学检验 双语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体会,以期促进提高患者的今后生存质量。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科室接受行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的老年尿毒症患者50例,于血液透析治疗前、中、后均持续性给予护理。结果5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后,其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控制,其中仅3例(6%)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4%(47/50)。结论由于老年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护理危险性很大,要想做好血液透析全过程的针对性护理工作,就要持续给予细节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利于及时个性化处理多种并发症,并科学化加强对其的饮食护理,以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及提高其生存期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尿毒症 血液透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58例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中毒患儿。所有患儿均采取血液灌流治疗,并根据血液灌流治疗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8例患儿,经过血液灌流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率79.31%,好转率20.69%,抢救成功率100%,均已好转出院。结论急性中毒患儿行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升治愈率,改善预后结果。

  • 标签: 急性中毒 血液灌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解毒缓急、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类中药配合血液灌流治疗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蘑菇中毒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观察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采用紫灵芝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显著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蘑菇中毒患者患者采用紫灵芝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快速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蘑菇中毒 紫灵芝 血液灌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护理用于老年尿毒症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2月共72例尿毒症患者。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观察组开展全方位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19.44%,两组相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7.22%对对照组的83.33%要高,两组相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基础病多,耐受能力差,而实施血液透析护理治疗不仅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还能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老年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9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视护理方式的差异把他们分为常规组与细节组,每组均是46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细节组实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82.6%,细节组是93.5%,细节组比常规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节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都比常规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9.1%,细节组是97.8%,细节组比常规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期间实行细节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 标签: 急性百草枯中毒 血液净化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 标签: 外出体检 采集不合格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尿毒症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水平,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对策管理。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分析200例病人在接受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的对策管理措施。结果200例病人中一共产生10例不良事件,出现几率为5.0%,具体包含低血压病人3例,失衡综合征以及头痛性痉挛病人2例,体外凝血病人2例,抑郁以及焦虑情绪病人1例,没有及时记录治疗告知病人1例,因为穿刺血管引发不良因素病人1例,分析其风险隐患的出现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欠缺专业责任性,没有认真对待病人护理安全,相关操作不规范,环境安全卫生意外等。结论临床中需要严格遵照相关规章操作流程执行血液净化护理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力度,提高对每一项环节的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护理 风险隐患 对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液标本的保存(温度、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测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抽取每位志愿者空腹晨静脉血2ml,将同一患者的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混血后制备成10ml血液标本,分25份(0.38/份)加盖放入eppendorf管,1份即刻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清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余下24份分别置于-20℃,35℃环境下,分别在24、48、72h进行重新检测,比较不同保持环境、时间下的检测结果。结果35℃环境下72h进行重新检测结果与其他结果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血液标本保存在-20℃-35℃环境72h内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稳定,超出范围则影响较大。

  • 标签: 血液标本 保存 常规生化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舒适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舒适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86.42±3.53)分,常规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49.52±10.58)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远低于对照组的35.89%,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舒适护理 具体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98份进行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患者的血液样本,采取不同比例的抗凝剂稀释血液样本,监测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和温度,对比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情况。结果不同比例的抗凝剂可导致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温度,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采取适当比例的抗凝剂、放置时间及温度,作为提高检验准确率的关键环节,可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细胞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需要检验的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统计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423(13.22%)份血液检验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423份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中,因凝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86(43.97%)份,因溶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29(30.50%)份,因容器不当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28(6.62%)份,因样本量不足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37(8.75%)份,因其他原因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43(10.17%)份。结论医院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 标签: 医院血液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搜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贫血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血液检验,并分析两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溶血性贫血患者MCV、RDW高于对照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MCV、MCH、RDW高于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者RDW高于对照组,MCV、MCHC、MCH低于对照组;地中海贫血患者RDW高于对照组,MCV、MCHC、MCH低于对照组;慢性感染患者MCV、MCH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贫血MCV、MCHC、MCH和RDW发生不同改变,应加强血液检验,提高诊断准确率,方便进行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280例,按照血液检验结果将其分为地中海贫血组120例,缺铁性贫血组1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血液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检验在两种贫血类型的鉴别中灵敏度较高。结论将血液检测运用到给贫血患者鉴定和诊断期间具备尤为优良的成效,同时也具备临床方面的运用价值,可适当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118例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实验组(n=59),对照组未予以任何预防控制措施,治疗组予以乙肝预防控制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乙肝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乙肝率为3.39%,对照组的乙肝感染率为23.7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血液透析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乙肝 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