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无须术中影像技术引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作者应用Axis内固定系统(美国枢法模公司)对36例颈椎疾病患者进行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共植入螺钉144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要点为:①术前仔细观察颈椎的侧位和双斜位x线片,并予以CT扫描以评估螺钉进针点、进针方向以及螺钉的长度及直径:②术中清晰地显露颈椎侧块和突间关节,用直径3.0mm高速球形磨钻去除侧块外卜象限处皮质,然后用2.0mm的自制手锥沿椎弓根事先确定的方向轻轻钻入,若遇阻力则需略改变方向,使其自然置入,深约2.0cm~2.5cm。确定无误后,则安置Axis钛板和置入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③安装完毕后,即用C掣臂作双斜位透视,无误后关闭切口。结果:从C3到C7,共植入根弓根螺钉144枚,其中10枚(6.8%)钉初次置入后感觉松动,经校正后二次置入成功,11枚(3.5%)钉道钻孔后出血较多,但及时处理后出血停止并无不良结果。术后X线斜位片及CT片显示,16枚(11.1%)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10枚(6.9%)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4枚(2,8%)钉穿破椎弓根上侧皮质,2枚(1.3%)钉穿破椎弓根卜侧皮质。随访未发现与螺钉置入穿破椎弓根皮质仃关的神经血管损伤问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事先充分的埘每个患者颈椎椎弓根X线及CT解剖结构了解的情况下,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行颈椎后路内同定是安全查行。

  • 标签: 颈椎椎弓根螺钉 植入技术 临床研究 徒手 Axis内固定系统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总结距软骨损伤(OLT)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在PubMed、Springerlink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osteochondrallesions”、“talus”为关键词查阅2010年1月—2014年11月有关OLT手术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疗OLT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清创、微骨折或钻孔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等多种方法。清创、微骨折或钻孔术一般适用于年轻、损伤面积小而浅或孤立病灶的患者。面积大、深的软骨及软骨下损伤可考虑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术。关节镜手术因其微创、直视下操作及可同时进行诊断与治疗等优势,可做为手术治疗OLT的首选方式。目前,关节镜联合其他方法成为OLT治疗的新趋势。临床上儿童OLT少见,对保守治疗失败的OLT儿童,内固定和清创微骨折的手术治疗都是较好的手术方法。结论OLT有多种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临床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因素和病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骨疾病 骨软骨损伤 距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06月收治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36例,女6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6岁。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最长2年3个月,最短6个月均性愈合,足外形、走路、穿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折有满意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性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行开放性颗粒植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接受开放性颗粒植治疗的开放性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5例患者创面均成功修复,骨折均顺利愈合,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接受开放性颗粒植治疗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缺损 开放性颗粒植骨治疗 护理
  • 简介:复习相关文献,综合性报道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替代被修复重建组织的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 简介:目的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因胫骨中、下段1/3粉碎性骨折而致的不连、缺损.方法从1997~2001年,对9例胫骨中、下段1/3不连、缺损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9例患者,6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动静脉危象,给予及时适当处理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X线显示:8例16周骨折迭性愈合;1例远端骨折不连,再行植术,术后12周骨折愈合.3年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结论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是治疗胫骨中、下1/3段因粉碎性骨折而致的不连、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骨不连 骨缺损 骨皮瓣 移植术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1、目的  距体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科疾病,常伴随着严重的关节损伤。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传统的治疗方式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内踝截作为一种治疗距骨折的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10例采用内踝截治疗的距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 2、方法 在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踝截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对骨折部位的清理、截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结果   经过内踝截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疼痛得到了缓解。同时,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对于部分严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内踝截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 4、结论  内踝截治疗距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这10例患者的治疗,我们体会到了该方法在处理某些复杂距骨折中的优越性。然而,由于骨折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讨内踝截治疗距体骨折的最佳适应症和手术技巧,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 标签: 距骨体骨折 内踝截骨 内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束、感觉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修复兔股骨大段缺损的成特点,探讨其对修复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均制备左侧股骨干1.5cm节段性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n=12),组织工程组(A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构建组织工程植入骨缺损;血管束植入组(B组):组织工程与血管束同时植入骨缺损;感觉神经束植人组(C组):组织工程与感觉神经束同时植入骨缺损。各组动物术后1、3、6个月行X线检查及影像学评分,同时每组各处死4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影像学评分显示各时间点B组与C组的成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新生多出现在血管周围,成方式以软骨内成为主。结论血管束、感觉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组织工程及大段缺损修复。

  • 标签: 骨缺损 组织工程 血管束 感觉神经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下保留跟外侧瓣并利用可吸收螺丝钉进行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塌陷型跟骨折患者40例,实施外侧小切口保护跟外侧瓣可吸收钉手术,对比手术前后跟的长、宽、高、贝氏角及盖氏角的变化情况,并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跟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一期完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85.0%。结论微创小切口复位保护跟外侧瓣可吸收钉内固定是治疗跟骨折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微创 跟骨骨折 可吸收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Ilizarov架、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合并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下肢长管状骨折并大段缺损共 1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术后观察、随访。结果 11例此类患者应用 Ilizarov架、搬移技术经过 6-20个月的延长治疗,缺损处实现等长对接,愈合良好,拆除外固定架后,患者最终能完全负重行走,疗效达到预期效果,患者生活得到满意保障。结论 在下肢粉碎性骨折合并大段缺损患者中,应用 Ilizarov 架、搬移技术治疗,创伤小 ,风险小,疗效确切。

  • 标签: Ilizarov架 骨搬移技术 长管状骨 大段骨缺损
  • 简介:目的:总结带血管蒂瓣移植治疗腕舟骨不连的疗效。方法:以带桡动脉茎突返支桡骨瓣移植治疗3例,桡骨远端背外侧带血管蒂的瓣移植4例,带第2掌背动脉掌骨基底瓣移植1例。通过平均10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价: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该手术疗效较好,操作简单,副损伤小,是治疗腕舟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腕损伤 骨移植 骨折 不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治疗舟状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腕舟状骨折不愈合病例,采用骨折断端植松质并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治疗舟状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免去二次手术痛苦。

  • 标签: 手舟状骨 骨不连 可吸收骨固定棒
  • 简介: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75%骨折涉及距下关节[1].对于这类CT扫描提示跟骨关节内骨折,本院大部分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钛钢板固定加人工或自体植入治疗.从2001年6月至2003年10月,共治疗28例34侧跟骨粉碎性骨折,经平均随访10个月,疗效满意.

  • 标签: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植骨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粉碎性骨折 钛质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下颌较大速率牵引成术(DO)中应用重组人形成蛋白(rhBMPs)对成的影响,探讨下颌较大速率DO的可行性。方法12只山羊双侧下颌行DO,山羊及左右下颌随机化分为实验侧、对照侧,一只山羊作为正常标本。术中预置牵开间隙3.5mm,实验侧应用rhBMPs,延迟期为3d,牵引速率为1.5mm/d,分3次牵引,延长幅度为20mm。3、5、7、12周行大体、X线、骨密度、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延长幅度达到20mm,自固定期3周开始观察,牵引间隙新的再生形成及成熟改建仍是连续的愈合过程。固定期5周时,大体及X线观察表明实验侧已形成良好的皮质连续性,密度近于正常,而对照侧牵引间隙中间区却存在不连或间隙存在。组织学显示DO过程仍然是膜内成,对照侧牵引间隙中央可见中央区纤维连接、软骨改变,周边区可见新组织形成。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显示实验侧在5周时接近正常,与对照侧有显著差异。骨密度随时间递增,实验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侧。本实验条件下在5周后拆除牵引器较为可靠。结论较大速率DO的再生形成也是一个连续的膜内成过程。rhBMPs在较大速率和较大幅度DO中的应用能够加速的再生和愈合速度,可以缩短临床疗程并达到较大的延长幅度。

  • 标签: 下颌骨 牵引成骨术 骨形成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腿骨折患者预防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根据70例小腿骨折患者进行预防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结果通过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均可有效的预防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结论患者采取适宜的预防护理措施,有效的预防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征 小腿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缺损修复中采用同种异体移植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36例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同种异体移植进行修复,与同期收治的36例自体移植的缺损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同种异体移植组患者与自体移植组患者在愈合时间、愈合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移植与自体移植疗效无明显差异,同种异体来源广泛,在缺损修复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缺损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64-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跟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跟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观察。结果:手术顺利实施,术后伤口甲级愈合,出现1例轻度感染,术后Bohler角、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位移改善。结论:采取跟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折的效果满意,疗效突出。

  • 标签: 跟骨锁定接骨板 跟骨骨折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