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益肾立脊汤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PVP手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立脊汤口服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采用V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BMD值来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的缓解,但是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后1月,3月,以及6月疼痛缓解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别越来越明显;两组患者术后6月骨密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更加明显。结论益肾立脊汤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更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椎体骨水泥注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77.7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患者的疼痛感均明显缓解(P>0.05);观察组的椎体Cobb角及压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其泥渗漏情况、术后伤椎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采用PKP及PVP进行治疗,其止痛及治疗效果均良好,PKP在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与椎体高度的恢复效果要优于较PVP。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3D打印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6例为此次观察对象,纳入时间自2019年9月~2021年9月。根据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n=33)、研究组(n=33),对照组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开展3D打印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穿刺定位时间、手术时间更短,且透视次数更少(P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探讨分析,在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自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本院收入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共计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实验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经皮椎体成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患者的关节功能变化。结果:而在研究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肢体不良状况与关节不良状况恢复时间更短,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本次研究结果中,针对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实验组各个时间点的关节功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经皮椎体成型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该术式不仅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肢体和关节不良状况的恢复时间,还能在各个时间点上提升关节功能评分。因此,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经皮椎体成型术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以及转诊的孕妇合计7000例为观察组,其中引产后经X线检查证实为胎儿半椎体畸形的有6例,胎儿孕龄为16~27周,平均孕龄(22±1.3)周,对其行产前超声诊断分析,其中胸腰部椎体融合2例,胸腰段半椎体各2例。结果在脊柱矢状切面椎弓回声排列方面有3例胎儿检查结果欠满意,3例胎儿椎弓回声排列杂乱。从冠状切面可见椎体部分隐缺,部分椎体大小形态各异,呈杂乱排列状态,部分椎体融合,出现成角畸形或脊柱侧弯的状况,肋间隙增宽,部分肋骨回声失落。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能有效控制人口缺陷,对实行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和提高人口质量有深刻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体骨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所接收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护理,主要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也有所变化,研究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研究1组,小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椎体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有效的护理手段是非常关键的,能降低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临床上比较适用的护理方法。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该院脊柱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干预护理组(试验组),每组3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为观察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骨水泥灌注量为2~5mL,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但是在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也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强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分别对每一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观察前后结果并对前后的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发现30例患者的手术都非常的成功,其中,有2节椎体出现了骨水泥少量外漏,但并未出现神经根与脊髓损伤。研究还发现,所有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前和术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数值分别由术前的(2.87±0.26)和(7.2±1.1)分降到术后(1.13±0.23)和(2.16±1.13)分。结论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但伴有较少的并发症,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术者的放射线暴露。因此,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精确穿刺椎体形成对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情况。方法:本次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数字随机的形式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44例为每组人数,分别采取传统经皮椎体成形修复手术和3D打印伤椎模型和精确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均低于常规组,但是在骨水泥量上与常规组对比更多,p<0.05;术后1天、1周、4周的VAS分数上,研究组更低,p<0.05;但是在术后六个月的VAS分数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伤精确穿刺椎体形成术在治疗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穿刺及透视次数,术后能够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联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黏度骨水泥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
简介: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然而椎体重度压缩伴椎体周壁破损性骨折因其骨水泥渗漏及穿刺风险增大而临床报道很少。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椎体重度压缩伴周壁破损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06/2010-09收治的22例椎体重度压缩伴椎体周壁破损骨折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平均丢失68.5%,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术后应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评价疗效,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评定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顺利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完成12个月随访。术后伤椎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至随访末期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测类比疼痛评分由术前平均8.8分降至术后平均2.2分。无症状性并发症及骨水泥材料宿主反应发生。提示椎体重度压缩伴椎体周壁破损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镇痛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74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参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无发生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不良状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方法安全、疗效显著、操作简便、预后良好,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关键词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25-02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范围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CT检测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12例,为骨折线区域中无骨水泥弥散情况,B组为46例,为骨折线区域中有骨水泥弥散,C组为48例,为整个椎体骨水泥弥散,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比较分析,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d以及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A、B、C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其中治疗第3d,A组VAS评分与B组、C组VA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三组治疗3个月、6个月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3d、3个月以及6个月,三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所改善,其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A组与B组、C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三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其疼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骨折线区域内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弥散是影响患者椎体成形术近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