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环孢素 A 血药浓度的检测方式与临床用药意义。方法:选取 2018 年 -2019 年在我院接收肾移植手术的患者 24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选取服药后不同时间段对患者的 CsA 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且在患者服药过程中,医生要及时对服药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与处理,以对肾移植术后环孢素 A 的监测与临床用药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对 24 患者不同时段内的 CsA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服药后患者的 CsA 血药浓度逐渐降低,且在用药过程中,其中部分患者出现急性排斥、肝肾功能损伤、术后感染等不良情况。结论:环孢素 A 在肾移植病人的术后使用中具有积极效果,对肾移植病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对临床用药与用药剂量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运用以下两种钙浓度透析液对其血液进行透析,两种钙浓度透析液是低钙、普钙,以此观察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根据观察结果显示,在透析过程中,对患者施以低钙透析液,患者血压值明显下降(P<0.05),而对患者运用普钙透析液,患者血压变化并不明显(P>0.05)。结论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值影响较大,而低钙透析液对很难治愈高血压透析患者则效果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值。总的来说,低钙可专门用于针对顽强性高血压。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剧烈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做到置换后良好的镇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全髋关节置换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宿迁市人民医院骨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9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罗哌卡因组、0.3%罗哌卡因组、0.35%罗哌卡因组,每组23例。置换结束后30min,行罗哌卡因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开始各组注入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20mL,随后接镇痛泵,无背景剂量,自控镇痛剂量为10mL,时间60min,持续72h。于阻滞12,24,48和72h时记录静息、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目测类比评分,静息目测类比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阻滞后72h内罗哌卡因用量、帕瑞昔布钠使用情况、离床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镇静情况。结果与结论:与0.25%罗哌卡因组患者比较,0.3%罗哌卡因组和0.35%罗哌卡因组患者静态时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P0.05);0.3%罗哌卡因组和0.35%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0.3%罗哌卡因组和0.35%罗哌卡因组帕瑞昔布钠使用率显著低于0.25%罗哌卡因组(P0.05)。提示3组不同浓度的哌罗卡因对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0.3%的罗哌卡因是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的适宜浓度,可减少哌罗卡因的使用量,并缩短患者离床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不同浓度绿茶溶液对糖尿病患病机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建立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绿茶溶液 40d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肝功能等指标,观察组织形态。结果 绿茶溶液可有效调节 2型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的症状,改善 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中 TC、 TG、 HDL-C、 LDL-C等相关因子水平( p<0.01),降低血清中 AST、 ALT活性( p<0.01),修复糖尿病小鼠胰岛、肝脏组织细胞形态。结论 一定浓度的绿茶溶液( 50~150mg/kg)对 STZ诱导的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具有降血糖作用。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方法:对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20例患者(研究组)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20例患者(对照组)药敏结果与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25.00%,,革兰阴性菌占比75.00%;对照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0.00%,革兰阴性菌占比70.00%。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的革兰阳性菌构成比要低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其真菌构成比要高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与此同时,研究组的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唑啉、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噻肟的与革兰阳性菌对于庆大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用自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入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28例。随机分组,A组服用思密达,B组除服用思密达外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以3天为一疗程,通过患儿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评定疗效。结果A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比B组时间长;A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比B组时间长;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副反应发生率A组高于B组;治疗后HAMA评分A组评分高于B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实现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但B组合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效果更好,副作用小,应予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在葡萄糖酸锌处理基础上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腹泻患儿62例,筛查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根据聚类方法1: 1,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观察临床上小儿腹泻患者运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的方法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当中小儿腹泻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出现率(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的过程中,运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儿症状缓解时长,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 随着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快速发展,癌症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越发广泛。肝细胞癌是第三大死亡原因的全球癌症,在中国也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将101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蛋白质组学数据作为发现数据集,根据不同的预后特征将患者分成术后预后较好/较差的Ⅰ型/Ⅱ型。对发现集运用数据预处理、筛选差异蛋白、机器学习方法提取特征等方法,获得多蛋白标志物组合。在159例肝癌患者组成的独立验证集上,基于这些标志物组合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并通过一致性聚类方法确定
简介:目的寻找不同分化潜能的真皮干细胞的差异膜蛋白。方法通过选择性地抽提三向分化克隆的细胞膜蛋白.与二向分化克隆进行对比分析,以筛选出与分化能力下降有关的细胞膜相关蛋白。三向克隆与双向克隆的膜蛋白经2-D电泳、质谱分析及Western—Blot检测,初步确认二者之间的明显差异蛋白。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差异蛋白主要有10种膜相关蛋白,其中膜表达差异较显著的蛋白质,如:AnnexinA2isoform1(ANXA2)、Prohibitin(PHB)、Proteindisulfide-isomeraseA3(PDIA3),均与细胞分化有关。结论ANXA2、PHB、PDIA3在不同分化潜能的人真皮干细胞膜上表达存在差异,提示了这几组蛋白质参与了该细胞的分化,为初步筛选多潜能真皮成纤维细胞,以及进一步研究其分化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深入探索的新方向。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相关基因群的表达和初步功能.方法按一步法抽提人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的RNA,将2000条人类基因PCR产物按微矩阵排列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将等量的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总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的cDNA-链做探针,混合后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在2000条基因中,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3条(2.1%),其中上调11条(0.5%),下调32条(1.6%).表达异常的基因与细胞周期调节、细胞骨架与运动、细胞凋亡、细胞内信号传递、DNA的合成与修复、DNA的结合与转录、蛋白质的翻译合成及免疫功能相关.结论微矩阵基因芯片在筛选直肠癌转移时,相关基因的改变具有快速、高通量、高敏度等特点,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谱的分析为预防和控制直肠癌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