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其中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开展常规管理(对照阶段),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开展加强风险评估管理(研究阶段),分别于这两个阶段各选择30例医院感染高风险患者为研究目标(依据选择阶段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就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两个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改善医院感染防控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 /伤口感染情况及预防策略。 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外科2017年 5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收治 158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创口清洁时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加强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及导致感染的因素。 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7 %,远低于对照组的 8.86%;观察组患者术后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 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创口消毒情况、器械消毒情况、院内空气质量、杀菌消毒意识等,根据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创伤手术切 /伤口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增加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将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发热、肺啰音、咳嗽、咽红)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上,运用玉屏风颗粒进行辅助性治疗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同时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风险,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手术之后伤口感染预防的影响。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本院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80 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的伤口感染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的满意度由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将 围术期护理应用在临床中,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手术之后的伤口感染,降低感染率,有助于院感控制,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疫情进入比较严峻复杂的时期。为做好医务人员防控的同时完成糖尿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时发现及避免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方法:本文采用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及胰岛素注射技术,患者学习高低血糖影响因素及规范处理低血糖等相关理论知识。结果: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治疗期间能平稳的控制血糖,避免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科患者术后合并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54 例为观察目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 n=27 例),两组患者均开展普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乙级愈合率及丙级愈合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切口愈合效果,应用效果确切,值得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控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精细化管控实施前后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性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控,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及医院感染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控制方法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可降低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明显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实施针对院内感染的针对性护理。比较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统计常见的院内感染部位,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并计算其总比例,同时统计发生医院感染致病菌,如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培养结果分布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神经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护理不当、有创操作、合并糖尿病、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做好预防院内感染的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减低感染发生率,且护理手段与医院内感染影响十分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引导抗感染治疗 对于心衰合并肺炎老年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纳入 2017 年 11 月 -2019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 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4月 -2019年 6月 89例医院门诊治疗 的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4例)与对照组( 45例)。对照组采取 口服头孢克肟 抗感染 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口服 阿奇霉素抗感染 治疗, 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4月~2019.3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案,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取改时间段的20例病患纳入研究中;在2019.4月~2020.4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改时间段的20例病患纳入研究中,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管理效果和管理满意度相对较高;而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表现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耐药性的相关研究,从而提出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组肺结核患者,人为的随机分组,将人数分为相等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进行真菌培养以及药品测试,分析真菌的运行情况和耐药特性。结果: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最高的器官是呼吸道,占比70%,主要表现为真菌的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其各个占比分别为62%、12%、18%。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收患者年龄、机体素质、住院治疗天数以及治疗措施等要素的影响。本次关于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送检痰本共500次,病原菌为320株,细菌为240株,真菌为60株;其中60株真菌中包括了40株白色假丝酵母菌,20株霉菌。据研究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很多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结论:肺结核真菌感染者的发病机理在于呼吸道,主要的病因就是因为病原性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因而在临床治疗时只有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切实的降低真菌的抗药性从而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