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动脉溶栓后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动脉溶栓后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95.7%)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急诊动脉溶栓治疗后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临床溶栓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再通25例,未再通5例,再通率83.33%。溶栓时间90±30min,发生心源性休克1例,一年内生存28例,生存率93.33%。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改善预后,改善心肌供血,患者获益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45例ACI溶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适合溶栓治疗但患者及家属不同意溶栓治疗的ACI患者45例为对照组,在溶栓前、溶栓后24小时、7天、30天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并观察颅内及其他系统的出血并发症。结果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24小时、7天、30天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溶栓组为13.3%、对照组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溶栓组患者齿龈出血6例(13%)、症状性颅内血肿3例(6.67%),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6.67%),死亡1例(2.22%)。非溶栓组齿龈出血2例(4.44%)、症状性颅内血肿2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6.67%),死亡1例(2.22%)。结论在ACI治疗时间窗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不增加死亡率,有效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予以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实施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2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接受基础急救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护理路径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中患者就诊至溶栓和住院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护理满意度经调查后研究组比例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期间实施护理路径可以将就诊至溶栓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溶栓技术对脑梗塞的疏通作用,及其对脑出血时间及脑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提高急性闭塞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46例来自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临床确诊为急闭性脑梗塞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针对性介入溶栓治疗及护理干预,分析介入溶栓术对急闭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脑梗塞患者经针对性介入溶栓术护理后,整体预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都有显著提升,差异较为明显。结论介入溶栓再通技术能有效缩短患者脑部缺血的时间,从而最大化恢复患者的正常脑功能,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较佳。
简介:摘要目的对伊曲康唑以及氟康唑在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6/20)80.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7/20)85.0%,差异并不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10.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为(2/20)10.0%,差异并不显著。结论在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均为常用药,二者的疗效相当,并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片与血脂康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高脂血症80例病人按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血脂康组,两组均给予常规低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血脂康组服用血脂康0.6g,8小时1次,疗程6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服用药物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1);服药6周后两组间比较TC、TG、LDL-C.HDL-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血脂康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后早期脑出血发生情况。方法收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脑出血转化进行分析,同时比较有脑出血转化者与无脑出血转化者的相关资料,总结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有11例发生脑出血转化,发生率19.64%(11/56);脑出血转化者的心房颤动比率、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收缩压等指标与无脑出血转化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回归分析提示心房颤动、溶栓前NIHSS评分与溶栓后收缩压是导致早期脑出血转化的主要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与心房颤动、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收缩压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与苦参碱栓联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寻找到合适方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治疗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氟康唑口服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68例(90.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52例(69.3%),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与苦参碱栓联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较为肯定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6例妊娠晚期、无阴道分娩禁忌、单胎头位的孕妇随机分为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栓的研究组和小剂量催产素静滴的对照组,比较2组用药前及用药6,12,24h后的Bishop评分、临产情况、剖宫产率、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给药12hBishop评分,48例提高≥2分,而对照组仅26例提高≥2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从给药到临产时间为(1036.20±357.36)min,对照组为(1486.84±213.64)min,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剖宫产率25%,对照组58%。2组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诺前列酮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