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均为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予以观察组中医药结合康复及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一个月、两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2.75±3.06)分、(81.09±2.5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Ⅳ~Ⅵ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9例患者护理不满意,所占比例为30.0%,一般患者为11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0例。实验组中,护理不满意患者为2例,所占比例为6.67%,一般满意患者为12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6例。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32±4.88)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12±4.80)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是西部地区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在一些康复理念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一些差距,指在从护士能做到的事情着手,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健康教育的过程得以落实,以促进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方法从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科通过QCC小组活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为期1个半月的现状调查,对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发放问卷调查100份,随机分为快速康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式,护士口述和发放书面资料;观察组采用责任护士一对一现场演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模拟情景实物健康教育;同时医护一体化团队根据患者的病种制定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流程;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术后下床活动计划;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责任护士必须在床边进行现场指导协助。结果对照组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率为49%,病人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为5天;观察组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率提高至74%,病人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为3天;早期下床活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进行直观演示法的健康指导;成立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团队将快速康复外科实施于患者;对围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医院改革中关注患者结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9年7月间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处理方法,实验组围术期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满意度及VAS、Harris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自理能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7%,对照组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关节功能,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分析。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并发症率上,观察组只有4%,对照组则为16%,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的临床护理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作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社区病房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后出院的6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脱落6例)。研究组实施工作计划、表现评价、角色教育等训练;对照组给予提供一般心理咨询的服务。于入组时及治疗6mo、1a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6mo末,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1a各量表评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结论工作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到2015年5月收治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分析。结果所有18例患者中有10例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占55.56%;8例患者显示假性梗死Q波,占44.44%。各有4例患者产生左束支传导完全性阻滞、永久性心房颤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各占22.22%。1例患者出现二度二型窦房阻滞,占5.56%。所有患者中出现左心房增大者有17例,占94.44%,出现在心内膜下心肌产生颗粒样反光增强者14例。占77.78%。所有患者均出现舒张功能不全症状。结论对于发病原因不明确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中出现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者,可作为心脏淀粉样变疑似患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脏指数(C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LVEDD与对照组LVESD相比显著较低,LVEF与CI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PCI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心室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心室功能指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基础健康教育方法。分析比较两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教育效果、医师对健康教育的评分、患者抑郁情况、患者焦虑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医师对健康教育的评分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着,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显著改善健康教育情况,减少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硝普钠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通气、抗炎、纠正缺氧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加用硝普钠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则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36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硝普钠药物治疗,综合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与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变化情况。方法根据两组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心肌酶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给予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风湿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于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可知,两组术前CK、LDH、CK-MB均处于正常范围,但风湿组略高于冠心病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心肌酶指标均较之前显著提高,风湿组CK、LDH、CK-MB仍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变化特征,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