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感染科护理服务流程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7月—9月,我院感染科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流程管理,作为对照组(n=50),2018年10月—12月,感染科开展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作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与纠纷发生率2.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0.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科护理工作采用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可降低护理差错与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造影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二维、三维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证实,0类、Ⅰ类、Ⅱ类子宫黏膜下肌瘤个数分别是22个、43个、49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51、Ⅱ类41个;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44、Ⅱ类48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51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6个,手术成功率是90.20%;三维超声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44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3个,手术成功率是97.73%;三维超声诊断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应用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造影诊断,且三维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四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到我院诊断的孕产妇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对每个产妇分别实施四维和二维超声检查,比较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用SPSS软件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接受检查的孕产妇中,共检出130例畸形胎儿,其中二维超声诊断检查率为69.2%,明显低于四维超声诊断检出率的88.5%;经诊断后体表畸形有65例,二维超声诊断检出率为73.8%,远低于四维超声诊断检出率95.4%,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明显比二维超声在临床胎儿畸形检出方面效果更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炎性因子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1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将患者分成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8例),观察组为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使用10mg瑞舒伐他汀在每天睡前服用,持续两周的治疗。结果通过两周的治疗,两组患者在IL(白细胞介素)-1βmRNA、hs-CRP(C反应蛋白)以及TNF(肿瘤坏死因子)-α方面降低的较为明显,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着明显的凋亡反应以及炎症反应,这也是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较好、同时具有抗凋亡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各类髋关节置换病人共82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5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髋关节CT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以测量到的参数指导手术方案及假体选择。术后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03min(90~120min),术中出血平均360ml(200~500ml),术后平均住院日16.3天(10~23天),术后测量肢体长度差异平均0.6cm(0.4~1.0cm)。利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66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5.1%。结论CT三维重建可以通过更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测量,为THA提供更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假体选择,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3D-HyCoSy)在不孕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诊的6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存在输卵管堵塞,采用3D-HyCoSy对患者进行检查,以明确该方法对于本病症的诊断a价值,该法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确定存有一侧输卵管堵塞的共计18例,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26例,两侧输卵管堵塞的16例。3D-HyCoSy诊断一侧输卵管堵塞的共17例,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24例,两侧输卵管堵塞的15例,准确率为95.0%。结论3D-HyCoSy对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并具备操作过程简单、创伤程度低、辐射性小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护理人员50名,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25名,在观察期间,常规组护理人员采用临床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自我状况评价以及其护理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进行柔性管理的观察组人员其对自身的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48%)明显低于观察组(96%),并且发生纠纷的比率(36%)高于观察组(8%),两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表明,柔性管理模式更加细致合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矛盾,可以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针刺技术与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偏瘫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针对本院入住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主要的因素是(A)针刺时机、(B)选穴、(C)疗程、(D)康复,以及3个治疗水平,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变化等。结果各项观察及评分都有所改善,并且在选穴及康复因素中效果明显(P<0.05).最终结果表明采用针灸与康复治疗,并且配合运动再学习的方法,能够在60天作为一个最佳治疗方案。结论在患者出现在14天以内时,采用针灸结合抗痉挛针法,再配合运动学习,60天,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各环节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分别为5.6%、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25.6%(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75.6%(P<0.05)。结论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后,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救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