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针刀和正脊手法治疗颈椎1600例,并对颈椎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选择治疗点,然后进行针刀松解。术后实施正脊手法治疗和复位。结果:对160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1024例,占64%。良504例,占31.5%。可48例,占3%。差24例,占1.5%。优良率95.5%。效果差的24例均为脊髓型。结论:针刀松解与正脊手法互补,可提高优良率。针刀主要解除椎管外症状,解决椎间隙变窄、慢性软组织粘连、神经卡压,血管微循环障碍等问题,其与手法对椎管内症状的解除都较困难。但对改善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运用正脊手法,在韦以宗教授“一说两论”即“圆筒枢纽学说”,“椎曲论”和“脊椎轮廓平行四维平衡”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治疗原则,治疗颈椎,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颈椎病 针刀松解术 正脊手法治疗 机理探讨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颈胸枢纽调曲法治疗钩椎关节紊乱症、颈椎、颈椎管狭窄症、颈胸枢纽交锁症等椎曲紊乱类颈椎劳损。方法: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法,以颈胸枢纽调曲法为主要疗法。结果:椎曲恢复总有效率98.5%,复位和基本复位率达87.58%;临床总有效率98.99%,总治愈率达86.4%,其中钩椎关节紊乱症治愈率为89.66%,颈椎治愈率为86.23%,颈椎管狭窄症治愈率为83.78%,颈胸枢纽交锁症治愈率为84.78%,效果满意。

  • 标签: 椎曲紊乱类颈椎劳损病 颈胸枢纽调曲法 理筋 调曲 练功
  • 简介:糖尿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引发全身系统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难治病,也是继心脑血管,肿瘤后的第三最大致辞死,非常痛苦的一种慢性疾病。

  • 标签: 胰复生 糖尿病 黄芪 中药成份 微量元素 中药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颈椎椎曲紊乱之颈椎病因。方法:通过X线颈椎侧位及包括上段胸椎之正位像观察,测量导致颈曲改变之颈胸椎正位像之侧凸度数。结果:448例颈曲改变之颈椎X线片显示,占87%有上段胸椎超5度以上侧凸,表明胸背损伤是颈椎骨关节紊乱主要原因。

  • 标签: 胸椎 颈曲 颈椎病 X线片 正位 改变
  • 简介:脊髓型颈椎占颈椎的10~15%,临床上有脊髓受压的表现,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分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发病从上肢开始,周围型发病从下肢开始。本致残率较高,治疗颇为棘手,早期可保守治疗,病重者手术治疗。我院自1997年~2001年采用益督通络汤治疗脊髓型颈椎6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通络汤 灸疗 中央型 例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型颈椎(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的X线片改善情况两者的相关性,以推理牵引推正法正骨的治疗机理。方法:30例神经根型颈椎忠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列为一组,用牵引推正法进行治疗。对每一病例手法治疗10次后依打分法确定疗效指数;并根据治疗前后X线片分析确定治疗颈椎失稳最终疗效,并对两者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R^2=0.448,F=22.669,P〈O.O1,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的位移改变=-1.080+2.429疗效指数。结论: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型颈椎(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的X线片改善情况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失稳 牵引推正法
  • 简介: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坐的越来越多,直立状态及卧床休息越来越少,脊柱发病率越来越高。诸如颈、胸、腰椎,颈、腰椎问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椎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已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多发病。脊柱除部分能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病症缺乏手术指征,即使适应手术者,

  • 标签: 脊柱病 整脊疗法 整脊学 自然疗法 流行 腰椎问盘突出症
  • 简介:脊柱劳损所致的颈腰痛,已是常见、多发病。中医传统的正骨、针灸、辨证内外用药治疗颈腰痛运用了二千多年,随着解剖学、外科学的进步,1934年美国人Mixter和Barr发现了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腿痛,从而开创了所谓“椎间盘朝代”。

  • 标签: 中医优势 颈腰痛 诊疗指南 常见病 脊柱 椎间盘突出
  • 简介:目的:观察鼻腔内激光照射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低切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方法:采用鼻腔内激光照射治疗仪治疗60例病人,治疗前后抽空腹静脉血测定低切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结果:临床及实验室结果表明,鼻腔内激光照射疗法对于降低低切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有显著作用(p〈0.001),结论:鼻腔内激光照射疗法可改变血液流变学及脑的血液循环,使受伤的神经组织再生,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激光照射疗法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压积 缺血性脑血管病 低切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