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甜素与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急性胰腺炎组、复方甘草甜素组、乌司他丁组以及复方甘草甜素联合乌司他丁组,在制模完成后4h和8h两个时间点杀死大鼠,收集大鼠血清,测定各组血清TNF-α、IL-6和AMY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清TNF-α、IL-6和AMY的水平均升高。对比急性胰腺炎组,复方甘草甜素组、乌司他丁组及联合应用组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及AMY的水平均下降,尤以联合应用组最为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甜素与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TNF-α、IL-6及AMY的水平,对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的另一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4组均采用复合病因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进行造模,造模21d后按被试因素分组治疗14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均下降(P〈0.01),且隔药饼灸组效果优于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艾炷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药饼灸可能是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纠正IL-6、IL-1β及TNF-α的失衡,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简介:目的:探讨藏方猫乳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猫乳散组、吲哚美辛组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猫乳散组、吲哚美辛组分剐灌服猫乳散和吲哚美辛溶液,共给药5d。于给药第3d将0.2mL尿酸钠溶液注入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模,于给药第5d处死大鼠,分离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并制成匀浆,取上清液检测TNF—α、IL-1、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局部组织中TNF-α、IL-1、IL-6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猫乳散组和吲哚美辛组TNF-α、IL-1、IL-6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藏方猫乳散抗痛风作用机理与其能够降低局部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含量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三藤通痹丸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7例RA患者,按就诊前后区组化原则随机分为三藤通痹丸组(治疗组)53例,正清风痛宁组(对照组)54例。运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ELASA方法检测血液IL-6、TNF-α水平。结果:RA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在低IL-6、高TNF-α血症。经2个疗程治疗后,RA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调状态明显改善,IL-6水平提高,TNF-α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变化,治疗组又有优于对照组之趋势。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意义(P>0.05)。IL-6、TNF-α水平变化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RA患者免疫功能失调,血液中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IL-6水平低下,TNF-α水平升高。服用三藤通痹丸后,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IL-6水平提高,TNF-α水平下调。说明三藤通痹丸改善RA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提高RA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农村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方法:通过构建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课程体系、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四个模块,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了SP教学、PBL教学、TBL教学、模拟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客观考核测评体系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平台,实施实习准入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结果:构建了突出全科医学和面向基层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结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和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简介: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中医学教育的学制,主动适应中医药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自1991年秋季以来,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三所中医学院试办七年制中医教育,1996年秋季南京中医药大学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相继开办七年制中医专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七年制中医教育,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调研分析,从而提出下一步的改革思路。一、七年制中医专业开办的背景和目的早在80年代初期,中医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开始酝酿开辟新的途径,试办长学制的中医教育,培养中医药后备力量。经过多次的反复论证,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论证了试办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开办七年制中医教育主要基于继承和发展两方面的需要。
简介: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和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6-K-PGF1α均呈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