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青年课题基金项目编号2012QN-11。摘要目的解决术前病人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台择期手术患者107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不用表面麻醉药。实验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碱化皮肤,使用5%复方利多卡因。对比观察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无痛率;静脉穿刺前5min和穿刺时病人的心率、呼吸;视觉类比量表(visualana2loguescale,VAS)及语言评价量表(verbalratingscale,VRS)评分值等多项指标。结果①两组均无局部皮肤反应(有无苍白、红斑、水肿)。②两组在静脉穿刺前5min心率、呼吸等基础指标差异不大(P>005);静脉穿刺时因疼痛刺激出现差异(P<001),穿刺成功率因疼痛刺激、病人配合程度降低受到一定影响。③实验组有效减轻和消除疼痛,无痛率较高,两组VAS、VRS值有明显差异(P<001),与无痛率反向相关。结论应用表面麻醉药有效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操作方便,成本经济实惠,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腹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纳入的6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腹针疗法。两组患者均在入组时,治疗第2、6星期及治疗结束4星期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measureyourmedicaloutcomeprofile,MYMOP)评分。结果:治疗2个星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星期及治疗结束4星期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星期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及睡眠效率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4星期后,观察组睡眠质量、MYMOP评分优于腹针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失眠症起效快,疗效确切,能较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刀、针灸配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针灸配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针灸配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简介:目的:观察浮针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d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浮针配合电针可明显缓解偏瘫肢体的痉挛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配合电针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简介: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针药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药组30例,口服中药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四组均治疗6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组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可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防止食物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