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3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83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平均年龄(60.2±11.9)岁,≥60岁99例,占54.1%。左下肢为DVT最常见发病部位,共120例,占65.6%。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79例(43.2%)。发生DVT并同时诊断恶性肿瘤的23例,占12.6%。31例DVT发生在手术后,以术后1周发生率最高。胃癌、肺癌、宫颈癌是合并DVT最常见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108例。晚期患者101例,占55.2%。97例患者存在贫血,占53%。血浆D-D与FI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6.3%、38.5%。结论年龄≥60岁、腺癌、晚期、贫血的恶性肿瘤患者是DVT高发人群。左下肢是DVT最常见发病部位,临床容易忽视的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有很高的发病率,值得重视。恶性肿瘤初诊、术后1周内是DVT的高发时间。D-D及FIB两项指标可能对DVT的早期诊断很重要。

  • 标签: 肿瘤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古代时期我国治疗疾病的方法几乎都是中药治疗,当前中医治疗在我国各大医院也得到了推广,但是患者在进行中药注射后,身体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不适反映,本文研究主要是分析患者在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适的危险因素。并且对出现不适的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干预,探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从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8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疾病的患者中选择 128例进行本实验的研究。出现过不良反应的一组叫做 A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一组叫做 B组,每组的人员都是 64例。主要是运用单因素分析法来研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还要从此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中选择 66例进行药学干预效果研究, 33例进行普通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叫做 C组,其他的 33例进行治疗后施加药学干预,叫做 D组。治疗结束后分析施加药学干预对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在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在用药期间同时服用的其他种类的药物,药液配置好以后,经过时间过长才给患者注射等。对患者进行人为的药学干预后,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远远低于没有实施人为药学干预的。结论:中药注射剂在配置好后,如果存放的时间超过 15分钟,或者是联合用药,就极有可能造成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过对患者实施人为的药学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有所改善,因此,这种人为的药学干预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高血清钙、低血清钠、高白细胞计数、高日常血液透析时收缩压、脑出血事件前收缩压、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脑血管事件史、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为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提示模型准确度良好。结论高血清钙、低血清钠、高血白细胞计数、高日常血液透析时收缩压、脑出血事件前收缩压、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脑血管事件史、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为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对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尿毒症 脑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9月26日讯:2018年9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医药院校长和中药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传达贯彻孙春兰副总理来局调研讲话精神,就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 标签: 名老中医药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企业 负责人 校长 副总理
  • 简介:2012年5月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中药饮片采购、验收、养护、调剂、煎煮等方面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各中医医院院长作为中药饮片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发现问题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作为核心指标,纳人中医医院评审标准。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饮片质量 饮片管理 用药安全 中医院 验收
  • 简介:上海市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于2003年7月在上海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倡议下,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协商成立,专门从事中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术领域涉及与中医药有关法律研究,隶属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自成市以来,中心相继承担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自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部分内容,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知识产权 上海市 法律保护 传统医药 研究室
  • 简介:[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置入PICC的483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以PICC置入导管后是否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作为应变量,对影响其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项变量分别是:患者年龄、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合用激素、化疗周期、本次置管时穿刺的次数、留置时间、院外PICC导管维护知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置管穿刺次数≥2次、化疗周期增多、院外PICC导管自我维护知识缺乏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本身因素、护士操作技能、临床用药及自我维护知识健康教育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以上可控危险因素的预防性干预,减少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 PICC 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术的新生儿 180 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感染的 26 例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分析孕妇年龄、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孕妇产道情况,以及胎儿出生时的体质量、性别、胎龄等胎儿基本情况,能否成为诱发导管相关性感染 (CRI) 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患儿产生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加快患儿的恢复。结果:诊断为 CRI 的新生儿共有 26 例, CRI 发生率为 14.4%(26/180),6.0/1000 导管日 (26/4355) ;对孕妇产道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分娩孕周的长短与 CRI 的是否发生关系密切 (P ;对胎儿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胎龄、出生时的体重、性别、置管时间、催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作为诱发 CRI 的危险因素 (P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