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MM患者和31名健康人血浆进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活性检测,并将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因子Ⅱ、Ⅷ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因子虽有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因子Ⅱ、Ⅷ活性明显降低是MM患者在凝血功能障碍方面出现临床出血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因子Ⅱ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PLGA支架对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制备支架。取新西兰乳兔骨髓分离BMSCs,传代后接种于支架。5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支架组和支架+BMSCs组。结果光镜示BMSCs在支架内生长良好;膝关节活动度和移植组织的平均厚度与周边正常软骨平均厚度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PLGA支架复合BMSCs提高了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骨髓基质干细胞 关节软骨 支架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对骨髓巨核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改良的血浆凝块技术以及细胞共培养系统研究急性ITP患者T细胞在体外对骨髓巨核细胞生成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急性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靶细胞共同培养时,对巨核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集落效应无明显的影响,但其中三例PAIgG升高患者的T细胞对CFU-MK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ITP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除体液免疫机制外,还有细胞免疫机制参与,T细胞及其亚群对巨核系祖细胞生成抑制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外周血T细胞 巨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检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收治的4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体检的40例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骨髓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I级、IV级、V级发生率分别为19.57%、32.61%、43.48%,对照组III级、IV级、V级发生率分别为2.50%、5.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采取骨髓检验,可准确反映骨髓组织情况,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碘伏纱布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碘伏纱布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病灶清除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痊愈20例。2例复发,经再次清创及转移肌皮瓣修复后痊愈。结论利用碘伏纱布填塞治疗慢性骨髓炎,配合精心的护理能够帮助慢性骨髓炎患者解除痛苦,早日康复。

  • 标签: 碘伏纱布 慢性骨髓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2006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中,均有特异性的软组织、骨膜及骨的改变,对该病早期诊断和评价临床疗效有较大参考价值。结论X线平片、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 化脓性骨髓炎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大多数患者以骨痛、贫血为首发症状;②临床分期多为Ⅲ期(62.9%),分型以IgG为主(48.2%);③大多有肾功能损害,55.6%的患者可见M一蛋白,多数血尿β2—MG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x线检查发现溶骨性破坏占48.1%,误诊率18.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容易误诊。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征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及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已有不少报道。由于MDS造血形态变化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特别在RA时,与某些血液病难以区别。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骨髓红系统的糖元染色(PAS)对本病具有一定意义。现就29例MPS患者骨髓红系统,粒系统和部分巨核系统的PAS染色观察报道如下:1观察对象1.IMDS组四例:男门例,女12例,年龄2一兀岁。按问82FAN协作组制定的标准[11,参考全国第一次血细胞学术交流会议有关加B的一些建议[2],本组29例中RA16例,RASI例、ItM{B9例,RAEB-T3例。l.2对照组:慢性再障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4-54岁。巨核细胞的反应以

  • 标签: 糖元染色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阳性率 巨核细胞 红系统 慢性再障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病是一种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提高诊断率是我们每个血液检验专业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不仅对血液、骨髓细胞形态特点、鉴别要点、细胞化学特征有很高的造诣,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血液 骨髓细胞形态 患者症状 体征 临床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74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74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有效的移植前护理,移植中护理,移植后护理,制订一系列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74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肝功能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肝硬化患者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这种治疗方法知情充分,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好移植前的护理,移植中的护理,移植后的护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肝硬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效能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2年8月在某医院接受化疗的9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效能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自我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癌因性疲乏。结果: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在《慢性疾病自我效能表》(CDSES)的各个维度得分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效能理论 集束化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期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效能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2年8月在某医院接受化疗的9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效能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自我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癌因性疲乏。结果: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在《慢性疾病自我效能表》(CDSES)的各个维度得分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效能理论 集束化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期间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胃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和胃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含量,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胃癌患者组的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是(2.05±0.42)%,对照组是(0.31±0.07)%,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髓源性抑制细胞有利于胃癌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发育,早期监测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含量可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方向,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髓源性抑制细胞 胃癌 肿瘤免疫
  • 简介: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肝细胞的跨膜转运作用和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细胞模型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DNA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HBIG的培养基培养QSG7701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定量检测培养上清的抗HBs,计算HBIG的透过率;用含HBIG的培养基培养HepG2.2.15细胞数天,或先以,定浓度的HBIG共培养,第3天后更换为不含HBIG的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于不同时间点定量检测培养上清的HBsAg、HBVDNA;用MTT比色试验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浓度为0.1~0.4IU/mL的HBIG与QSG7701细胞共孵育48h时,细胞内约有38%~46%的HBIG。浓度为0.1~10.0IU/mL的HBIG作用第3、6.9天时能抑制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VDNA的分泌(P〈0.01)。住尤药物继续培养的第5、7天,培养卜清中HBsAg浓度较有药物培养的第3天低且继续下降(P〈0.01),第9~11天逐步增高;培养上清HBVDNA水平在第5天时也较有药物培养的第3天低并继续下降(P〈0.01),第7~11大时逐步增高。结论在体外细胞实验中,HBIG能跨膜转运入肝细胞内,细胞内外的HBIG能抑制HBsAg、HBVDNA的分泌。

  • 标签: 肝炎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EPG2.2.15细胞 HBV DNA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