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进行居民健康管理1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名有慢性病的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干预组接受专业健康管理模式的疾病知识指导,每2周回访并督导各种健康生活行为模式的落实情况;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对比2组居民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居民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对居民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健康管理符合时代需求,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通过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分析当前中医发展的具体情况,并且结合临床上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现状进行归纳和探讨。结果在进行内科急症治疗的过程中,中医主要采取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的方法进行控制,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较好,然而,没有重视深入的挖掘,没有和当代医学的新科技相互结合,所以一定要重视,加强人才的培养,重视中医方剂的整理和使用。结论伴随当前医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治疗方法和技术也在逐步更新,传统中医技术在对内科急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各种优势逐步显现,所以一定要更加重视中医在急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9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试验组采用细节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患儿实施细节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和心理,提高家长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拷贝数,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含量;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和HBsAg(+)HBeAg(+)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1%(298/310)和96.6%(28/29),病毒含量为1.85×108copies/ml;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4.2%(80/181)和82.9%(31/41),病毒含量为4.8×106copies/ml。血清中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结论荧光定量PCR在乙肝的诊断、判断传染性强弱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分科与供血科合并后的效果,为站领导今后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并前、后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血液库容量、出现的差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红细胞和血浆的库容量分别增长了3.23倍和2.67倍;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交接环节,缩短血液在室温下滞留的时间,保证各种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差错明显减少2014年待检、成品岗差错总数是2011—2013年的54.55、46.15和31.58%,成分岗是60.0、50.0和33.33%。结论科室合并后,简化工作流程,扩大库容,能够满足未来10年的需要,填补我站以往无冷库的空白,为保障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夯实基础。改变管理方式,提高科室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把差错减到最少,把危险降到最小,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新生儿脑循环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部分指标前后变化,探讨其对HIE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对同期发生的HIE患儿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干预组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有效地防治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