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2000~2004年河口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了该口岸艾滋病流行规律及传播特点,为今后的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做血清快速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初筛复核试验;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迹法(WB)做确认试验。结果河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4年的时间中共对5225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共检出HIV感染者52例,阳性检出率为0.99%,在52例HIV感染者中,男性34人,女性18人,男女性别之比为1、79:1。15~30岁之间为该地区HIV感染的高发年龄段。越南籍感染者占检出总数的2.27%,中国籍感染者占总数的0.75%。以静脉吸毒人员感染率最高,为9.34%,职业以洗浴按摩为首位,占2、15%,其次为从事边境运输的驾驶人员,占2.04%。传播途径以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为主。结论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主要为静脉吸毒者)是该地区HIV传播的主要感染途径,必须加大对高危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和高危性行为,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监测和防止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监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结果2010--2013年共进行艾滋病监测体检150232人,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24例,主要是未婚或离异的青壮年男性。其中62.50%的人有婚前性行为;33.33%的人有多个性伙伴;25.00%的人承认有冶游史;12.50%的人是同性传播:8-33%的人采取过安全措施;4.16%的人正在接受正规治疗;95.84%的人为首次检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艾滋病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身处异乡的职业性质和高危性行为是出入境人员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进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简介:[目的]研究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快件管理模式,以适应出入境快件业迅猛发展的形势.[方法]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快件清单审核业务当中,研究开发出入境检验检疫快件审核计算机管理系统.[结果]系统的运行可将审单时间从4~5h缩短到0.5h以内,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避免人工审核导致的漏检和误扣情况,提高了扣检的准确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高风险物品和疫情的截获量;缓解了快件公司的通关压力,促进了业务量的增长.[结论]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快件检验检疫业务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满足了快件时限要求,达到了课题设计的预期目标.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数字化评估出入境人员亚健康风险的方法。方法收集2008—2014年出入境人员的鹰演电子扫描系统的检查数据与临床体检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后,采用极限学习机(ELM)和支持向量机(SVM)同时进行数据挖掘,建立数学模型,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ELM对出入境人员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训练准确率分别为99.6%、99.4%、99.9%、99.8%、99.7%、97.8%、98.5%和99.0%,SVM的训练准确率均为100.0%。ELM对8个系统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7.2%、91.7%、92.8%、93.6%、81.7%、84.7%、87.0%和84.4%,而SVM的预测准确率依次为69.4%、95.7%、81.5%、87.8%、71.1%、82.3%、85.9%和66.0%。结论采用ELM能够准确地对出入境人员亚健康情况进行数字化评估,对实现出入境人员的亚健康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了解集装箱装载进口废旧物品携带医学媒介生物、卫生情况,探讨对进口废旧物品的卫生监管模式。[方法]对用集装箱装载的进口废旧物品实施杀虫灭鼠处理后开箱检查,收集媒介生物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医学媒介生物或有碍公共卫生的通过“卫生检疫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网络”上报。[结果]发现20宗国内或广东省内无分布记录的医学媒介生物。在84批进口废旧物品中发现携带媒介生物,发现的媒介生物有:鼠类、蝇类、蜚蠊、蚊类、螨类;另外还发现夹带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发现媒介生物的进口废旧物品主要是废纸、废塑料、动物皮等,来源国或地区主要是美国、香港、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或地区。[结论]外来生物侵入的威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如何提高防范力度,迫切需要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等多层次多方面的支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医学媒介生物和有碍公共卫生与环保的各种因子通过进口废旧物品从国(境)外传入我国,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安全。必须对进口废旧物品实施严格有效卫生处理。
简介: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出入境人员HBV血清学标记感染模式,以确定重点监测人群,为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部分青岛地区2004~2005年出入境人员的HBV检出情况及HBV感染模式进行分析。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3.35%(157/4691),157例HBsAg阳性者中共出现9种HBV感染模式,其中常见模式5种,包括:HBsAb,阳性率为35.9%;HBsAg/HBeAb/HBcAb,阳性率为1.75%;HBsAg/HBeAg/HBeAb,阳性率为0.8%;HBsAg/HBeAb,阳性率为0.7%;HBsAb/HBcAb.阳性率为0.7%。少见模式4种,包括HBsAg/HBeAg;HBsAg/HBsAb/HBcAb;HBeAb/HBcAb;HBcAb。结论青岛地区出入境人员中的HBsAg阳性率虽然相对较低,但仍应引起重视,要根据其不同的感染模式来确定是否有传染性,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大三阳”感染者,有较强的传染性,对这部分感染者应及时隔离并重点控制管理。
简介:船舶是携带并传播危险性害虫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有效地防止危险性害虫传入我国,经过对天津港1992~2000年入境船舶检疫所截获的多种危险性害虫及截获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检疫对策。
简介:目的了解吉林口岸入境发热人员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16年吉林口岸入境发热人员咽拭子样本,用荧光PCR(RT-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禽流感病毒通用型(AI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人鼻病毒(HRV)、麻疹病毒、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6型等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共采集咽拭子样本497份,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72份,以人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居多。6个监测口岸中,圈河口岸送检的样本中阳性数最多;春、秋季节阳性数高于夏、冬季节;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主要来自朝鲜(34.72%)。结论初步掌握了吉林口岸入境发热人员感染呼吸道病毒种类,为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了解梅毒感染者在温州出入境人员中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尽量减少其传播与蔓延.方法2001~2003年在温州口岸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检测.结果3年内在出入境人员中检测出梅毒感染者98例,年平均检出率为13.7/万,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中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77岁.男性中30~49岁年龄段的检出率最高,占男性感染者的54.9%;女性中20~39年龄段的检出率最高,占女性感染者的74.5%.职业分类中以劳务和经商者所占比例为高,分别占77.6%和16.3%.结论梅毒感染与人群年龄、职业等因素有关,应对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监测工作,并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传入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