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株洲市孕产妇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病咨询、检测及干预情况,为规范开展母婴阻断提供参考,为开展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证奠定工作基础。方法收集2015-2018年株洲市预防HIV、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月报表相关数据,分析三病检测阳性率,及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综合性干预情况。结果HIV检测阳性率呈波浪式前进,梅毒检出阳性率逐年增高,2018年达7.98‰,乙肝检测阳性率逐年降低趋势,2018年7.87%;2018年HIV感染孕产妇的用药率、儿童用药率、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均为100%,梅毒感染孕产妇的用药率、规范治疗率,所生儿童的用药率分别是98.28%、90.56%、98.89%。未发现先天梅毒个案。结论提高早孕期的三病检测率,规范HIV、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随访治疗、开展阳性个案评审会议、多部门联席会议等多措并举可有效遏制母婴垂直传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患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分别为40例。两组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患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5.36±2.38;对照组评分为30.36±4.5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效减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患的心理焦虑感,有助于病患的身体康复,消除病患在治疗期间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在护理上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实习的医院2009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115例115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前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治疗,最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眼压均明显下降(均P<0.01),视力也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眼压下降更显著(t=2.0615,P<0.05),同时视力升高更显著(t=2.1324,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前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手术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7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综合平衡法。其中对照组(n=36)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n=36)接受精细化护理。观察指标为手术效果、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效果优良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对应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组间数据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术期实施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手术效果,还可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穿颊器手术治疗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27例进行手术治疗,先在口内切口,再在骨折处对应的颊部作小切口,使用穿颊器穿通至骨面行骨折内固定术。结果除2例患者咬合关系稍差外,其余25例患者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型正常,无面神经损伤,面颊部无明显疤痕。结论使用穿颊器手术治疗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术后面型及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9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围术期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满意占比;术后康复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健康水平;神经损伤等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满意占比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实验组术后康复时间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健康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健康水平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实验组神经损伤等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围术期系统护理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和提高健康水平,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 86 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 43 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心理护理的 43 例患者为对观察组,起止时间为: 2019.01-2020.02 。 对比两组并发症与护理前后的眼压、 SAS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 结果: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为 9.30% ,对照组总发生率为 30.23% ,有差异特性( P<0.05 );两组护理前后的眼压、 SAS 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经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如何。方法:2018年9月-2020年9月选择病例的时间,主要是来源于本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纳入300例,分组依据双盲法,两个组别各命名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50例,各自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项为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组间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GQOLI-74评分加以比较,差异不明显,即P>0.05;护理后加以比较,组名试验组的患者,其GQOLI-74高于组名对照组的患者,而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备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心理护理既能够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况,又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中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士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其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眼科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眼压控制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眼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