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及其产生的灾情信息的分析总结,针对地震应急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地震灾情信息的需求、不同工作场景中可用的信息传播途径和灾情信息用户的双重身份特点,利用内容管理技术、信息集成发布技术、RIA技术、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等,设计实现了基于共享模式的分级分层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实现了通过网页、手机APP、手机微信、短彩信等方式实时快速地发布地震应急过程产生的各类灾情信息,可为指挥人员、应急专业人员、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便捷快速的灾情信息服务。

  • 标签: 地震灾情 信息服务 发布平台 网页 手机
  • 简介:华南内陆地区地震活动以中强地震为主,第四纪以来活动断裂不发育,因此,对发震构造条件的认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文着[于中生代以来构造]化进程对形成本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的重要意义,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地震活动分布K-N地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将K-N地层分布区作为该地区发震构造鉴定和潜在震源区划分的重要条件之一,并初步认为华南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是该地区K-N地层分布区地震活动性较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中强地震 小震密集区 发震构造 K-N地层
  • 简介: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98年7月至9月记录到的全部地震非地震事件作初步统计,并扼要介绍其分析处理情况。

  • 标签: 事件 分析处理
  • 简介:循化县南山一带共发育了17条泥石流沟,严重影响了县城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南山泥石流群物源丰富,沟道纵坡降大,因此只要有足够的降雨就可以形成泥石流。在对循化泥石流群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泥石流沟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标签: 泥石流 灾害特征 对策
  • 简介:本文对福建省水氡观测资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试图利用相对均方差、拟合噪声水平和相对年变幅等三项指标,对福建省8个水氡点的观测资料质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水氡 观测资料 变化规律 质量分析 福建省
  • 简介:利用调制地震方法通过对山东及邻区1970年以来的所有定位地震进行时间空间扫描。对该研究区内10个ML≥5.5级地震前的调制地震频度、小震调制比Rm、小震调制异常面积Srm和调制地震条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震前调制小震频度的突跳、Rm-t图出现第3次突跳和Srm异常区的连续多次重迭和调制地震条带交汇区可以作为中强地震时、空、强三要素短临预报指标。

  • 标签: 调制地震 短临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地壳形变测量是地震预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PDA的轻便、电池持久耐用,WinCe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形变台站野外观测记录提供基本平台。本文按照有关规范及标准的要求,采用PDA硬件平台,在windowsCE软件支持下,利用MicrosofteMbeddedVisualBasic编程环境,通过wincesdk工具模块,实现基于PDA的形变台站电子手簿系统(CaisBookPDA1.0)。采用电子数据防伪技术,建立了完善形变台站水准电子记簿软件,可代替手工记录。

  • 标签: 形变台站 PDA 观测记录 系统
  • 简介:回顾了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前,嘉峪关台利用本台的各种前兆资料异常,结合本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特征,预测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教训,结果认为:只要观测人员对本手段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利用台站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来实现具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是完全有可能的.

  • 标签: 民乐 山丹 地震预测 经验教训
  • 简介:根据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的形成分布,结合盆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分析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对盆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加强对现有荒漠沙生植被的保护,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盆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 简介: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的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清理,按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特点进行了地震区域分区:全面收集不同区域内既有仪器测定震级,又有宏观烈度调查资料的地震;分别统计得到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震中烈度震级、有感半径震级之间的关系;并与几个已有统计关系进行了对比。本文统计结果可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快速评估的工程实践中。

  • 标签: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地区 震中烈度 有感半径
  • 简介:永安冷冻厂井是东南沿海最深的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井深1000.44m,观测井地下水动态稳定,天马水位井井深103米,于2004年开始观测。本文分析深、浅两口井地下水动态年变化规律,计算水位固体潮潮汐因子、观测精度、噪声水平以及井孔对地应力响应灵敏度,对地下水动态观测质量的进行对比,为全面评估福建省地下水动态网资料观测质量作一次尝试。

  • 标签: 地下水动态 水位固体潮 观测精度 响应灵敏度
  • 简介:本文从水力学的观点分析了新丰江水库区水力扩散诱发地震活动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新丰江水库区水力扩散诱发地震活动的时空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最后用地震面积扩展法分析讨论了新丰江水库区水力扩散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大地震的发展趋势。指出新丰江库区基底断裂网络是影响其水力扩散诱发地震活动最决定的因素,也是形成新丰江水库区水力扩散诱发地震活动时空特,点最主要的原因,并提出6.1级主震发生一年半以后,水力扩散诱发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 标签: 水库诱发地震 新丰江水库 地震活动 水力扩散
  • 简介:基于网络技术的视频监控服务,实现了对新疆北天山地区3个泥火山点的实时监测,可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分析预报人员依据泥火山活动图像可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新疆艾其沟泥火山网络视频监控服务系统扑捉到了2次6级地震前火山液面明显的宏观异常变化现象,这说明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可实现互联网用户使用客户端远程软件连接服务器,实现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的监控画面,并依据泥火山群地震观测网,捕捉泥火山群地震前兆异常。

  • 标签: 新疆 泥火山群 地震前兆 实时监测
  • 简介:本文分析了台湾恒春海外的一次地震的记录波形的P波的主要特征。首先对其首波PN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线性关系较好,计算出的速度值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中所用的地壳模型中的速度值一致。其次对其PN波的续至波进行分析,发现该处的地震其射线穿过台湾岛后的地震记录波形明显没有穿过台湾岛的不同,即没有穿过台湾岛的地震记录波形中首波震相之后明显存在有另一组震相,而穿过台湾岛后的地震记录波形则没有或不明显。该组震相最明显特征是它与首波的到时差随震中距的加大而减小,据此,作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组波,即地壳内的双程反射波,表明该处有低速层存在。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即福建省的东山海外地区及泉州、漳州、永安地区的下方有一低速层存在。

  • 标签: 地震射线 震相特征 低速层
  • 简介:介绍了青海地区表层水温井孔的观测概况,对各井孔产出数据的可靠性和年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汶川、大柴旦、玉树地震前后水温(地温)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标签: 表层水温 典型地震 前兆异常 青海地区
  • 简介: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介绍了我国和美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发展和现状,对比分析了抗震规范使用地震区划图的情况。针对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现状,提出了两条建议:(1)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部门应直接提供多水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抗震设计规范应彻底抛弃设防烈度概念,以地震重现期取代原地震危险程度标示方法。

  • 标签: 桥梁 抗震 设计 规范 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
  • 简介:青川县乔庄镇主城区坐落于乔庄河Ⅰ级河流阶地面上,平武-青川断裂分为3支呈隐伏状穿过主城区,地表未见明显的断裂新活动形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MS8.0级地震,对青川县乔庄镇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出现了沿平武-青川主干断裂通过位置震害显著加重的条带状异常现象,但未见明显的地表破裂。本文在地面地质调查、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和探槽开挖验证结果的基础上,对平武-青川断裂在乔庄镇主城区的通过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地表调查发现的零星地表破裂和探槽下部砂砾石层出现的小尺度变形及位错现象分析,乔庄镇条带状震害加重异常现象应是平武-青川断裂在汶川地震时发生的近地表错动所致。由此联系到汶川地震的余震条带平武-青川断裂乔庄以东段基本重合的事实,平武-青川断裂的活动性应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 标签: 活动断裂 浅层地球物理勘探 汶川地震 平武-青川断裂 青川县
  • 简介:本文阐明“大地震”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的区别联系。并以龙门山地震带中段的北川.映秀潜在震源区为例,揭示“大地震作用”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的联系。指出了当前抗震设防体系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抗大地震作用”应该考虑极罕遇地震动的影响。

  • 标签: 大地震 罕遇地震动 极罕遇地震动 超越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