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力求将《全元文》做成学术精品图书,在已出版25册占全书近半之际,2003年11月19日、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与凤凰出版社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行'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和图书馆等各界的古籍整理、古代文学、古代历史、民族语文研究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40多人,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华书局傅璇琮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邓绍基教授、杨镰教授、近代史研究所杨致远教授、民族文学研究所汤晓青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杨忠教授、历史系张帆教授,北京广播学院文学院张晶教授,山东大学中文系袁世硕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治安教授,兰州
简介:许多明史界和国际关系史界的研究者都认为,明代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是最为典型的“华夷秩序”体系。帝制中国的“华夷秩序”体系可谓“春秋公法”,牢牢笼盖朝鲜、琉球和日本,使东北亚诸国诚心向化、恭谨输贡、严守藩封,心悦诚服奉帝制中国为天朝上国。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明代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十分复杂、十分诡谲,“华夷秩序”体系遭到严峻冲击和挑战。日本始终没有承认明代中国的宗主地位,明日关系与明朝关系、明琉关系不可等同视之,有本质差异。特别是日本在十六世纪中叶结束南北分裂后,侵朝鲜、伐琉球,叫板明朝独大地位,俨然在构筑“华夷秩序”之外的“和夷秩序”,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是二元的。
简介:2003年11月19日、20日,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与凤凰出版社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行“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华书局傅璇琮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邓绍基教授、杨镰教授、近代史研究所杨致远
简介:甲午战后,英、德、日等国逐渐扩大对中国瓷器的倾销,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制瓷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有识之士提出了仿制西瓷,以保卫瓷业固有利权的设想.江西瓷业公司是清末民初政府扶持传统瓷业工业化转型的主要代表,规模较大但创办历程曲折漫长.自光绪二十二年起,历经多任大员兴办均告失败,最终在光绪三十四年成立,但开工仅半年就陷入困境,随后迅速走向衰亡.本文回顾了江西瓷业公司从创办至衰败的历程,并指出清末民初政府财政匮乏及企业缺乏有效融资渠道是其创办艰难及迅速衰败的根本原因.清末民初时期,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兴起,民众对机器大工业发展没有信心,要想通过招股集资来获得较大数额资本非常困难.
简介:《二十四史》篇幅庞大,卷帙浩繁,共3516卷,4000万字左右。历代正史汇刻本,到清末民初,流通最广的只有清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但该本校刻不精,错误不少。张元济,浙江海盐人,生于1867年,字筱斋,号菊生,清末进土。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后受盛宣怀之聘,出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这是他投身文化事业的开始。是时,商务印书馆正式创立。它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手工业工场,创办人是夏瑞芳、鲍氏三兄弟和高凤池等。商务为了迎合新潮流,也开始编译《华英初阶》等英文读本,同时还请人翻译了一批日文书籍。由于翻译水平不高,词不达意,故出版后无人问津。那时张元济
简介: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而在1897年初创时,“仅置备三号摇架机三部,脚踏架一部,自来墨手扳机三部,手掀架一部”和少量中西文铅字器具,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家小型的印刷厂。只能印刷一些商务上用的簿记。账册、票据之类。但商务发展迅速,到五四以后已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出版机构。一家初创不足4000元的小型印刷厂何以在社会巨变的五四以后发展成为出版界的巨子?对此,曾任商务经理的王云五说:“商务印书馆始一改面目,由印刷业者为主,进而为出版事业。其成为我国历史最长之出版家,实始于张君之加入。”的确如此,商务的发展是与张元济紧紧联在一起的。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