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高职院校的声乐选修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它是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学习声乐技巧的课程,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声乐技能与实践课,它的任务是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外,还能了解歌唱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并通过艺术实践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歌唱的了解绝大部分都是对通俗歌曲比较熟悉也很有兴趣,演唱歌曲基本上是靠自身的嗓音模仿歌手的演唱,在声乐技巧方面没有一点基础。对其它的演唱方法如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则更加不了解。由于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他们的音乐基础素养如视
简介:在音乐美学的本体论方面,嵇康明确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来解决物与声的关系,指明了声、音的客观物质基础,肯定了音乐的社会生活源泉。但另一方面,嵇康又混淆了“声”与“音”的关系,把属于第二性的音乐艺术也概然划归于第一性的“声”上来,夸大了声的客观性乃至吞没了音乐的主观性。这又是错误的。我们看到,嵇康对声音的根源的解释,同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五行说的解释是基本一致的。在《左传·照公25年》中,子大叔转述子产的话道:“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出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嵇康同样指出:“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