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义亚"一均七律只能容三宫场,故一均只能有三宫"的理论不确!因为宫场这一概念并非中国所原有的,中国有无三宫以上,当参验事实.宫场框架被提出之合理性,须建立在中国所有的音阶都包括此五正声为前提,但中国与日本唐传雅乐调都包括有不含五正音的音阶.中国有四宫(音阶),且正就是燕乐之四声调--声调就是音阶无关调式,所以古曲的主音才不与声调名相合,燕乐也才无徵调(音阶),宋元后角羽两调(音阶)才会失传.声调若只是调式,则笛上既有七律,就能吹出七调式么!那又为何只列出三种调式而不全部列出(七种或)五种调式呢?中国现仍有的以徵音、角音、羽音为主音的曲调,又是何时何地何以重现的呢?可知非是!
简介:2005年4月29日,我和妈妈还有妹妹一行三人搭上了兰州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赴北京参加“海资曼”杯东方青少年钢琴键盘乐器大奖赛的决赛。一路上我心情愉快,30号下午到达北京。我们住进大兴区北京优龙国际会议中心,顾不上旅途劳累,短暂的休息后,就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5月1日上午,我参加了预赛。上场前,我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儿眼,大气都不敢出,一边听其他选手演奏,一边在心里回想着临行前雒渭老师的谆谆教导,心情与前两天的兴奋舒畅有着天壤之别。直到比赛结束,我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真悬!5月3日上午进行的是总决赛,我参赛的曲目是《我为祖国守大桥》,我被编入手风琴儿童C组,抽签后排在第十位。那时,我的心情反而没有预赛时那么紧张了,变得心平气和。演奏到一半时,我看到几位评委互相观望议论了几句,虽然我只字未听见,但我已自信地感觉到:我拉得好!比赛结束后,中央音乐学院的手风琴教授曹晓青评委来大厅找到我的妈妈,询问我学琴的时间、指导老师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五位评委还跟我合了影,我心中美滋滋地。曹晓青教授给了我一张名片,我高兴得差点儿一蹦三尺高,如获无价之宝,爱不释手。5月6日上午,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大赛的颁奖仪式。当评委会主席、中央音...
简介:吕绍恩创作于1960年的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写成的。独特的战争题材,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必须以独辟蹊径的艺术构思和手法创造出独特、新颖、鲜明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作曲家创造性地采用了传统琵琶武曲的叙事体形式,并首次在琵琶曲的创作中借鉴西洋奏鸣曲式结构,这种"中西结合、古今贯通"的创作思维,加上因作品内容需要而开发的琵琶演奏新技法与琵琶传统武曲原有技法的融会运用,使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取得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成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琵琶音乐标志性的作品之一。
简介: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曲式结构、音高结构和音响结构这三者的关系到底如何?集合群在自由无调性作品中又是如何发展与联系?本文以阿伦.福特(AllenForte)的音级集合理论为分析手段观察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安东.韦伯恩(AntonWebern)自由无调性作品《五首管弦乐曲》(Op.10)的第一首。分析结果说明,这首作品不仅自身具有严谨的音高逻辑,作为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一首,也对后面四首作品作了音高材料的预置,是整体结构的暗示与缩影。同时,韦伯恩不仅利用核心集合组织作品的音高结构,也用来组织音响结构。表层看似变化多端的音响组织,深层却出自统一的音高结构,在创作构思和美学追求上体现了新维也纳乐派倡导的"永恒的展开变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