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生态也随之呈现变化。在办学理念世俗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日渐淡化、边缘化,致使大学的理想、使命与精神几近丧失,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严重弱化,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扭转大学教育的非正常局面,国家早在13年前就开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程”,但无论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步骤、效果上都难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终在整个文化生态亟待优化。人的成长,重在精神。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促成学生精神成人,这是大学教育的文化担当。这种“担当”敦促一些大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任重道远,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观念形态与实践效果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2008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第四届华东地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在此,我们特意将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罗昌智教授关于本次会议的综述,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入文学院文学研究所夏中义教授所主持的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予以刊登,以飨读者,更期望能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及探索有所启发。
简介:详述了科学理性、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等的基本内涵。简析了理工科大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缺失及由此导致的后果。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应贯彻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理工科大学科学理性教育不仅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人文精神培养应着眼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同时也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重要的内涵。文中重点探讨了塑造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