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统筹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建立和谐社会。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富饶的贫困”。一方面,西部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富集的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与初步形成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相当规模的通信网络,与比较完备的能源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的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劳务经济、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不起来,使西部贫困人口数量过多、文化素质不高,健康状况不佳、安全保障欠缺、流动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融入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之中,从根本上制约了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从“十一五”来看,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简介:社会保障罐的完善程度,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第二位的因素。在人均国民收入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覆盖全社会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困难的。因为能够用于支付社会保障的费用取决于每个时期社会总产品和扣除当前消费之后还有多少剩余。我国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约840美元。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在12.7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为8.76亿,占69%。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34元,两者之间的差距为2.65:1。中国现行的失业、养老和医疗等保障制度主要为城镇居民,特别是为城镇工薪劳动者设计的,并没有包括8亿多农民。研究和制定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水平低于以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出发,既要不断探索、积极推进,又有循序渐进、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