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一端午节。难免想到屈原和《离骚》。从书架上抽出《楚辞补注》,“……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读到这儿,不禁废书一叹。何以故?我最近深感命名不易。譬如展览。把文物资料排列组合,由点到面,贯穿一线,

  • 标签: 起名 鲁迅 《楚辞补注》 《离骚》 排列组合 文物资料
  • 简介:收录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一生所有中文图书著作的《星云大师全集》,5月16日在高雄佛光山发布。91岁的星云大师出席发布会,并接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当天,佛光山藏经楼云集了两岸、港澳及海外各界代表约3000人。国际佛光会荣誉总会长吴伯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也来到现场。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 博士学位 发布会 大师 星云 全集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五四运动第一次把中国人的生命放置在社会的根本地位上去肯定与张扬,鲁迅照应着五四人文精神发展的时势,在其杂文创作中形成了浓厚的对于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从中可窥探到鲁迅五四时期人本思想的真正内涵。

  • 标签: 鲁迅 人本 生存 个性价值 精神品位
  • 简介:<正>蜚声二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乡土作家台静农,他的小说以描写其故乡安徽霍丘县的叶集镇的生活见长,他以简洁的笔触、写实的手法描写古老乡镇中“人间的酸辛和凄楚”①,以生动的场景、传神的对话揭示老中国儿女灵魂的愚昧和麻木,以谨严的结构、冷寂的格调展现乡村社会人生的“平凡与无味”②,他的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悲剧

  • 标签: 台静农 鲁迅影响 乡村社会 乡土作家 小说 二十年代
  • 简介:<正>《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中争议最多的作品,近几年来,不少论文以借鉴我国古代和世界的艺术经验来探索它的创作艺术和美学价值,是很有启发的。不过,这种探索还停留在表现技巧方面,而着意于创作心理和美学观念的研究尚属少见。本文试图说明《故事新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分裂之后,鲁迅在对文艺的特殊功能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中

  • 标签: 《故事新编》 创作心理 美学观念 鲁迅 五四新文化 表现技巧
  • 简介:正是鲁迅的选择,使得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人生之足第一次被安放在可靠的心灵大地上.不过,这心灵大地不是心灵的光明,而是心灵的黑暗.他把一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荒谬的审美体验,破天荒地带给了中国有史以来生存其中而且非常熟悉的美学世界.心灵黑暗的在场者,成为新世纪美学的象征.而鲁迅的来自铁屋子的声音,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在场者的声音.

  • 标签: 绝望 黑暗 在场者
  • 简介:<正>一和鲁迅一起办《语丝》的同人章衣萍在谈到《野草》时这样说过:“我也不敢真说懂得,对于鲁迅先生的《野草》。鲁迅先生却明白的告诉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富于哲理性,确实是《野草》的一个显著特色。这里所谓“都包括”,显然是指凝聚在《野草》里面的哲理是多方面的,是很丰富的。鲁迅从现实斗争

  • 标签: 《野草》 鲁迅散文 《语丝》 章衣萍 哲学 《腊叶》
  • 简介:<正>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云大中文系师生不仅为省广播电台撰写了十多篇普及性的纪念鲁迅专题讲座的广播稿,而且还写出了十多篇有质量的论文。不少论文被省级报刊采用,有的还经省里推荐参加全国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中文系师生撰写的论文中,有一些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蒙树宏副教授写出了《关于鲁迅生平的史实札记》、《鲁迅在一九二二年》和《关于鲁迅购读<天演论>的时间》等文。郑谦副教授在他的《于无声处听惊雷—从<阿Q正传>等作品看鲁迅先生的革命理想与政治预见》一文中就鲁迅在革命动力的探索与发掘,为美的理想而写丑恶与黑暗,对革命风暴的预见与期待等方面论述了鲁迅

  • 标签: 革命理想 鲁迅 作品 风暴 中文系 学术讨论会
  • 简介:鲁迅的现实题材小说中,知识分子和农民是两个基本形象系列.而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已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群.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相向正在死去的时代,也相向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绝不苟活的启蒙者的精神.

  • 标签: 生命意识 艺术显现 鲁迅 “孤独者”形象 中国 文学研究
  • 简介:作为20世纪初叶的两位学人,刘师培与鲁迅的文学观具有许多共同的时代特征。在这个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期,刘师培与鲁迅都以传统的文言形式探讨了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并拓展了关于文学起源和文学功能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刘师培的文学观体现出传统文学研究的学理性,而鲁迅的文学观则映射出中国文学转型期的现代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承前与启后的内在关联。鲁迅在这些同时代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文论进行扬弃,对文学起源、文学功能等方面进行理论加强和修复,直至发展为典范和标杆,成为一面启迪后世的旗帜。

  • 标签: 刘师培 鲁迅 文说 诗力说
  • 简介:从外国的渊源来说,鲁迅的文化批判、进化论、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尊重等,都受到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与西方尼采哲学等的影响,其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也可在西方现代主义创作中找到来龙去脉.在中国的文化渊源方面,“文以载道”、人和文的一致、反省精神等传统思想在鲁迅创作中多有体现,而鲁迅艺术上的诗化体式、不拘一格的形式以及精警传神的语言等,也无不与中国诗的传统和先秦诸子的散文有密切的联系.

  • 标签: 鲁迅 双向互动 文化渊源
  • 简介:由于时间,空间的阻隔与历史、政治的原因,80多年来,鲁迅作品在台湾的传播或隐或显。其影响也时大时小,虽历经起伏、磨折,却保持了绵延不绝。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台湾知识分于对祖国的认同。

  • 标签: 鲁迅作品 知识分子 台湾省 祖国 知识分于
  • 简介:鲁迅"荒野的呐喊"与张爱玲"苍凉的手势"的美学风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悲壮美"与"苍凉美"--悲剧心理的意象背景,"黑白分明"的强烈震撼与"葱绿配桃红"的参差启迪;"含泪的笑"与"无声的哭"--"大团圆"收梢的反讽.

  • 标签: 鲁迅 张爱玲 悲壮美 苍凉美 比较
  • 简介:<正>撷取史实的一点因由,点染成篇关于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典型化,鲁迅也有重要论述,并以独特的艺术创造,为文学发展历史留下了珍贵的遗产。曾经有人认为,历史小说必须“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虽然“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但也如同一切

  • 标签: 历史小说 学习鲁迅 短篇小说 历史题材 艺术创造 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