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意义上的地缘政治是在对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地理分析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安全制定适当的对外政策和战略的一种理论。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的东亚安全战略受两个基本因素制约:一是以发展经济为重心的国家大战略,它决定了中国东亚安全战略的基本指导方针,那就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与促进协调合作相结合,争取用和平合作的方式消除各种威胁;二是台湾问题的影响,在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中,必须把遏制并随时准备用军事力量阻止外部势力染指台湾或怂恿“台独”分子铤而走险放在重要位置。

  • 标签: 地缘政治 政治角度 中日关系 安全战略 协调合作 台湾问题
  •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思想家对诸侯国之间频繁的联盟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既有在有关联盟功能、联盟生成等方面与现代西方联盟理论相一致的地方,又有在联盟的目的性以及“非”联盟思想方面显示着中国文化特性和价值追求的独到认识.与现代西方联盟理论相比较,前者赋予联盟行为以极强的道德意味,并已高度内化于中国的联盟实践中;后者则更重视联盟对“均势”的影响.前者主要从抽象的道德角度论述联盟的目的和价值,后者则是用工具理性去看待联盟行为与联盟现象的;前者虽然提出“非”联盟的思想观念,但并未给出除“自强”与“中立”之外其他更具想象力的实践方案,后者虽没有实质性地论及该问题,但却在理论上给出了有可能超越联盟政治的某种实践路径.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最终虽未像西方联盟思想那样发展成完备的理论形态,但依然以丰富的思想性和对后世中国的深刻影响彰显了自身价值.

  • 标签: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 联盟思想 春秋战国 道德目标
  • 简介:泰戈尔的一生,可以说是对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一生,而《吉檀迦利》就是他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宗教哲学探索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诗集。《吉檀迦利》表现了“有限”与“无限”之间活生生的人格关系,神具有“无限”的性质,人是“有限’’的,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完美的爱的关系”。

  • 标签: 泰戈尔 《吉檀迦利》 宗教思想 宗教哲学 文学评论 诗歌
  • 简介:印度古代典籍《摩奴法论》传为人类始祖摩奴所述,据学者考证,该书非一人一时所著,是经过多人之手,并经过一个较长时间形成的。一般认为,该书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当是印度奴隶社会兴盛、衰亡,封建社会初步确立时期。《摩奴法论》是印度古代关于...

  • 标签: 摩奴法论 战争 军事
  • 简介:波兰新总理布泽克及其政策思想戚祖耶日·布泽克1997年10月17日被任命为波兰新政府总理,10月31日宣誓就职,是波兰剧变后的第8任总理。上任后宣称,新政府对内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促进中产阶级发展,在2001年完成私有化;对外谋求尽快成为北约的全权成员...

  • 标签: 团结工会 新政府 政党联盟 私有化 自由市场经济 波兰经济
  • 简介:美国在2000年不仅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总统选举.而且改选出了第107届国会。对于关注犹太事务的人们来说.美国大选年的这两项选举正好提供了观察美国犹太政治势力的一个窗口。

  • 标签: 美国 选举制度 犹太政治势力 利伯曼 参议院 众议院
  • 简介:巴西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关系尚德良Brazil:ItsPoliticalandEconomicSituationandExternalRelations¥InthelastoneandahalfyearsoftheFrancoadministrati...

  • 标签: 政治经济形势 巴西 佛朗哥 抑制通货膨胀 经贸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包括招安与和谈两方面。目前,招安进程已有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各种问题。而和谈进程则步履维艰,前景不容乐观。和谈进程的问题主要是:各方立场严重对立,谈判诚意不足。整体来看,阿政治和解进程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招安与和谈一手硬一手软,严重不平衡;各方内部分歧严重;各方"以攻势促谈判"的策略导致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

  • 标签: 阿富汗局势 政治和解 和谈 “反恐”战争
  • 简介:欧亚大陆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而冷战以来,特别是“9·11”以来,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有三点比较明显:一是中俄印接近,二是美国欧亚大陆政策变化,三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影响。

  • 标签: 地缘政治 欧亚大陆 中国 政治形势 政策变化 安全因素
  • 简介: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就国内战争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政治体制弊端提出一系列改革思想。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改革迈出了很大步伐,政治体制改革却没有进行,基本上沿用战争年代那一套做法,权力集中现象越来越严重,党内民主生活越来越不健全,党内争论的方法越来越极端化。从这个角度讲,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改革深化的需要,导致了20世纪20年代末祈经济政策的终结。

  • 标签: 新经济政策 列宁 政治体制 苏俄
  • 简介:尼联共(毛)2006年回归政治主流后,始终面临内部危机和外部挑战。其内部长期存在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激烈斗争,外部面对美国和印度支持下的其他议会政党的围剿。2012年6月该党发生大分裂,此次分裂成为了2013年11月尼联共(毛)大选失利的重要直接原因。尼联共(毛)的分裂和大选的失利标志着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正面临很大挑战。

  • 标签: 尼联共(毛) 尼共(毛)分裂 七大 大选
  • 简介:国家边界的人为划分与边境地区安全的高度关联,使跨境安全治理成为民族国家体系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时空关系相对稳定的传统地缘政治格局下,跨境安全治理从未面临严峻挑战,国家边境管控和边境地区一体化相结合的手段往往是较好的跨境安全治理模式。但随着当代技术革命的深入,传统地缘政治高度依赖的时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共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时间流动加速甚至“静止化”,对传统的线性叙事和决策思维产生重大冲击;它还推动传统上静止的空间得以“流动”,从而使地缘政治理论面临前所未有的空间不确定性。正是这一崭新的时空联动关系,使地缘政治由传统的单一形态朝向复合形态发展,并对既有的跨境安全治理思维和模式产生重大冲击;呼吁跨境安全治理朝攻守平衡、收放自如、松紧合理的方向转型。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次,中国都有重要潜力成为这一时代性转型的引领者。

  • 标签: 安全治理 复合地缘政治 时空联动 发展- 安全关联
  • 简介: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相对稳定的东南亚政治局势造成强烈冲击,导致政权频繁更迭,民主化进程加快,伊斯兰极端势力抬头,民族和宗教问题日益突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

  • 标签: 金融危机 东南亚地区 政治发展 政权 民主化 伊斯兰教
  • 简介: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结构”政治思想和欧洲政治一体化理论在欧洲有相当大的影响。“后民族结构”政治是哈贝马斯为欧盟设想的理想政治发展方向,建构欧洲公民集体认同是欧盟一体化继续前行的动力。本文在评述和分析了哈贝马斯的观点后认为,欧盟“后民族结构”政治的实现仍有很多现实性制约因素。

  • 标签: 欧洲 政治 一体化 “后民族结构” 集体认同
  • 简介: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以2009年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为标志,可以说开始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定。然而,东南亚地区要真正实现这一构想,还将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从其内部看,有成员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及内部矛盾、对安全理念及共同威胁上的认知差异、武装力量难以协调合作、决策机制上弊端等因素;外部因素有: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其在东南亚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未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发展不可能是军事同盟,只能是以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及非传统安全为重点的合作,其过程必须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的一个多层次安全架构。

  • 标签: 东盟 政治安全 东盟共同体
  • 简介:2008年美国大选在即,经济问题仍将是选民的首要关注点。美国的政治版图和力量格局正在经历新的调整,党派政治分裂的局面难以改观。这种政治生态中的两极化与选民期待的“超越党争”的大选气氛相互交织,将会对美国政府的未来政策以及美国对外关系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美国总统选举 2008年大选 政治生态 美国对外政策
  • 简介: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弊端往往被忽视。具体地说,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和政府决策中可能导致腐败、巨大的不平等、政府效率低下和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等。为规范利益集团的活动和抑制其弊端,美国政府制定了有关法律,但收效甚微。从本质上看,利益集团的弊端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弊端,它是不可克服的

  • 标签: 美国政治 利益集团 弊端 管制
  • 简介:人民币升值自2003年2月以来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其原因与其说是经济的,不如说是政治的.本文从美国政治角度探讨了人民币升值问题是如何变成一个问题以及该问题的实质.

  • 标签: 美国政治 实质 热点问题 经济
  • 简介:一、俄罗斯专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论述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大多数中国学者的公开出版物反映了北京的官方言论。他们认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不同文化的国家间的相互理解,致力于保持和平与共同发展。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规划应以共同磋商、互惠合作为原则,还应采取实现各参与国发展战略一体化的措施。

  • 标签: 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发改委 考量 政治 中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