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欧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从狭义上讲,是指一部分在内战后流亡海外的青年俄罗斯自由派知识分子的观点体系。其理论构建的基础是关于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广阔空间——欧亚的社会文化特殊性的理念,而欧亚的主体则是俄罗斯。这一特殊性在上述思潮的纲领性文件中(1927)指出,“尽管它(欧亚)的统治者总是努力模仿西方,作为帝国的俄罗斯也同样是一种在欧洲和亚洲都找不到一个类似者的独特的构造”。

  • 标签: 西伯利亚 洛夫 文化特殊性 纲领性文件 俄罗斯 政治现象
  • 简介: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在广西南宁举行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广西对外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广西对外经济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外向型人才的支撑。培养大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不断提升广西面向东盟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外向型人才需要超常规的发展策略。

  • 标签: 外向型人才 东盟关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高级人才 培养 中国-东盟博览会
  • 简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究竟是政治文件还是法律协议,及其所确立的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途径是否可以排除《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成为分歧极大的法律争议。菲律宾和仲裁庭均主张《宣言》仅仅是一份政治文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不能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中国主张《宣言》关于通过谈判途径解决争端的规定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间协议,且其所确立的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途径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菲律宾不可以依据《公约》提供的争端解决机制就相关争端提起仲裁。本文认为,《宣言》在争端解决问题上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间条约;其是否可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本质上是个法律适用问题,从海洋法角度讲,根据《公约》第281条的规定,《宣言》无法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仅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形成制约;从条约法角度讲,《宣言》与《公约》构成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三十条“关于同一事项先后所订条约之适用”问题,相关争端应适用《宣言》提出的谈判和协商途径,据此方可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文章首先从中菲南海仲裁案提出两个核心法律争议,并杭理菲律宾、中国各自主张以及仲裁庭对此争议的结论。其次论证《宣言》的条约属性。第三,分别从海洋法和条约法两个视角分析《宣言》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排除。

  • 标签: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条约属性 争端解决机制 排除
  • 简介:国际安全的实质是共同安全,有赖于国际社会在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上的基本共识。由于20世纪纪以来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多样性,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变革,尤其是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的兴盏、超级强权的出现及其意识形态对立,此种共识或价值基础已相当“稀薄”。在战略文化上,存在着对抗型与合作型的差别;在安全观念上,存在着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或全球安全的不同价值偏重;在安全策略上,存在着霸权、均势与制度等模式的竞争。而避免重大战争、维护国际体系稳定与各国独立生存仍然是国际安全的首要目标;促进经济正义以避免国际经济秩序失衡所衍生的国际国内冲突、应对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成为新的难题。在安全相互依赖的时代,国际社会必须重建共识,奉行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价值导向的、真正的“国际安全战略”,否则将难以摆脱纯粹自助与竞争型“国家安全战略”所造成的安全困境。

  • 标签: 国际安全 共同安全 价值基础 安全观念 安全战略
  • 简介:美国特朗普政府2018年3月公布"301"条款调查报告标志着对华贸易战的开始,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战略竞争新阶段,经贸摩擦的结局将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问题包括: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对华贸易战受到哪些国际与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可能前景有几种?贸易战的结局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作者认为,特朗普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来自于美国对中国全面崛起的恐惧不安、国内中期选举压力及特朗普本人丑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存在不确定性并可能失控升级,如两国不能加强彼此理解,恢复建立战略信任关系,中美关系有可能朝"新冷战"方向发展;中美开展在全球治理架构下的有效合作是未来两国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务实途径。

  • 标签: 中美贸易战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 全球治理
  • 简介:在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中,比丘尼的传戒体系早已中断。由于许多佛教女性主义运动者推动重建比丘尼僧团,从1996年起东南亚国家逐渐产生了自称比丘尼僧团的团体。不过,那些自称比丘尼的女修行者,在戒律、社会和法律上的认可还算是有一些问题。泰国虽然有了恢复比丘尼僧团运动,但不是全国的八戒白衣母(MeaChee)都出来支持这个提议,许多八戒白衣母愿意保留自己原来的身份,而不受比丘尼戒。复兴比丘尼传戒的意义与影响可能与两性平等没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与泰国文化上的两性概念探讨两性平等问题,探讨泰国文化母系社会本身是否有两性不平等问题存在,南传佛教界里没有比丘尼是否意味着存在两性不平等;比丘尼的复兴是否解决了泰国佛教女性出家的形象问题;泰国佛教女修行者在身份上、形式上和精神上的出家意识。所有这些都值得探讨。

  • 标签: 泰国 南传上座部 比丘尼 传戒 复兴
  • 简介:冷战后,在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建构问题上,欧盟与美国存在分歧.欧盟提倡多极化和多边主义,而美国带有单边主义取向,极力维护自己的单极霸权.基于这种分歧,欧美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亦持不同看法,前者视之为机遇,后者则倾向于视之为威胁.欧美对华战略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何看待与中国的合作和处理对华关系、如何处理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如何看待中国人权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对华经贸关系等方面.中欧关系的发展受到欧美战略关系的牵制,而中美之间亦存在共同利益,它对中美关系中的消极因素有制约作用.坚持多边主义是中欧美三边良性互动的基础,深度发展的经贸关系所导致的经济依存是三边关系的强有力纽带.

  • 标签: 欧盟 美国 对华战略 外交关系 经贸关系 国家利益
  • 简介:《实践》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样,反对离开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体关系抽象地把握哲学基本问题,主张在主客体关系内部建立主客体之间的真善美的静态统一,自由和必然的动态统一;主张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思辨或推理,来确证彼岸世界的存在,建立以范畴演变史为形态的哲学世界观。这样的哲学,只能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或实践的唯物主义

  • 标签: 哲学 实践 毛泽东 《实践论》
  • 简介:大国规矩主导国际法规的制定,主导国际法规的执行,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作用。本文从大国规矩和国际法规这两个视点来研讨东海·南海区域的国际秩序.全面实证了在东海·南海,在中国周边,大国规矩的“正义”在中国一边,国际法规的正义也在中国一边。但是,日本在极力主导,利用美日同盟力图逼压中国“守规矩,守国际法”。这不仅是个超级黑色幽默,且非常危险。美国必须守规矩,退回艾奇逊防线,美日同盟不可成为反华同盟。这才是东亚的大国规矩。

  • 标签: 国际秩序 国际法规 大国规矩 东海 南海
  • 简介: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是一场非正义战争.这场战争所依据的是美国新保守派的外交理论,其核心是'以实力求和平'.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有着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但其所失将超过所得,战争将给美国留下一连串的后遗症.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性质 理论依据 后遗症
  • 简介:中国在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九十八条所作的声明,属于例外而非保留。而例外恰是对该条款的正当适用,即,在该公约授权下,中国有权作出此项任择性例外声明,以排除在3类特定争端上的强制程序管辖权,而“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本质上属于此3类争端范围之内,因而中国在该案中所持之“不接受、不参与”立场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常设仲裁法院 南海 菲律宾
  • 简介:俄美关系非常复杂,它实际上并未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俄美建立新型国家关系而发生实质性改变,遏制与反遏制、维持基本战略平衡始终是其主体内容,也是普京总统主政近20年来俄美关系跌宕起伏且不断走低的根本原因。2018年3月,普京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高票当选连任。此次总统选举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民众对普京近年推行的内外政策的一次检验。普京的高票当选反映俄民众支持其针对美西方对俄制裁等强硬政策的坚决反击,更预示着未来俄美关系在普京新的执政任期内将很难转寰,不太可能摆脱"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魔咒。

  • 标签: 俄美关系 普京 特朗普 冷战
  • 简介:从1729年至179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1794)操作的荷兰对华贸易可分为3个阶段:1729—1734,1735—1756和1757—1794。其中,第三阶段跨越了将近整个18世纪后半期,是该贸易最成功的阶段。此阶段中,虽然巴达维亚荷印殖民政府对该贸易失去了直接控制,但荷兰对华贸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巴达维亚在该贸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重要贡献者与有限受益者。但无论如何,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高领导层的角度来看,虽然巴达维亚自身利益在公司对华贸易新的运营形式中受到损害,但公司的整体利益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

  • 标签: 巴达维亚(巴城) 巴达维亚荷印殖民政府(巴城政府) 荷兰东印度公司 对华贸易
  • 简介:马来西亚独立后,日本就一直是马来西亚重要的经济伙伴。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马来西亚对日本的开放程度和日本在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力,是东盟乃至亚洲地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日本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深化,既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增加了马来西亚对日本的依赖。21世纪初,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经济关系将以贸易和投资为主体,全力拓展其他经济领域的全方面合作,发展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

  • 标签: 马来西亚 日本 经济关系
  • 简介:一般认为,国际安全机制是“关于特定国际安全领域,为达成某一共同的安全目标而建立的,容许国家相信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的行为上保持克制的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的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的合作形式”。合理的国际安全机制对于促进安全合作的实现具有十分重的作用,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实际的合作常常比可能的合作少”。

  • 标签: 国际安全机制 有效性 合法性 安全合作 安全目标 标准
  • 简介:UNCLOS中尚存“灰色区域”,没有对“海洋科研”、“军事测量”等词语进行界定,导致条款的不同解释和争端.主要原因在于其既是政治性协定又是法律协定.UNCLOS的大部分内容都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为“一揽子交易”.美国并未批准UNCLOS,却常选择性援引相关权利条款,规避义务.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第三方享有条约下的权利并非没有任何限制;第三方应受习惯国际法规则和强行法的约束;应根据VCLT来解释UNCLOS.应在整个国际法体系下理解条约对第三方的法律效力以及“海洋科研”条款的含义.

  • 标签: 条约 第三方 法律效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科研
  • 简介:菲律宾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本文概述了PPP模式在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了菲律宾政府大力推行该模式的经济动因及PPP模式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建议及对我国的启示。

  • 标签: PPP模式 菲律宾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战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城市化①(urbanization)成为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各国都经历了一个城市人口快速扩张的时期:城市人口不断上升,比例不断提高.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由20世纪60年代的22.7%,70年代的25%上升到80年代的28.4%和90年代的35.5%.

  • 标签: 东南亚国家 城市化 经济环境 经济结构
  • 简介:20世纪早期哈尔滨的外来宗教现象,不仅在中国宗教史甚至世界宗教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东正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社会动荡、俄国人为主体的宗教、时间短暂、中国本土宗教等因素,使得东正教在宗教思想观念上对哈尔滨影响不大。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哈尔滨的城市设计理念、建筑艺术风格、刺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冰雪文化等方面。东正教对形成哈尔滨东西兼容的国际性、多元性城市文化品格具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哈尔滨 东正教 城市文化
  • 简介:<正>1987年6月在香港召开的“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上,笔者曾提交一篇题为《香港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该文从香港在国际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入手,通过历史考察,阐述香港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论证香港必将维持繁荣稳定,其地位不可能被取代,其作用可以进一步发挥,从而得出

  • 标签: 中国与东南亚 地位和作用 香港 历史考察 繁荣稳定 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