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中美学生存在课堂学习行为差异的现象得到了中外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作者推测,中美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的结构取向和深度取向的差异,是导致他们表现出不同课堂行为反应的一个原因.本研究采用学习风格量表和课堂学习行为量表对281名中国大学生和206名美国大学生施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学生存在学习风格与课堂学习行为的显著差异;学习风格的结构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深度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构取向的学习风格在文化组别与课堂学习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结构取向至少能部分地解释中美大学生之间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 标签: 课堂学习行为 学习风格 认知过程 中美比较研究
  • 简介: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9所学校的370名小学教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在个体和组织的不同层面上对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得分就越低;校长越关心人,教师的人格解体得分就越高;(2)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或校长越关心工作,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弱;而校长越关心人,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强;(3)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因教师性别和教龄的不同而不同,但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却出现了性别和教龄的差异:关心工作导致了女性的个人成就感更低,对改善高教龄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更为有利,而关心人对改善低教龄教师的成就感、人格解体的帮助更大。

  • 标签: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集体效能 校长领导行为 教师效能 教龄
  • 简介: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社会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肯定、自我贬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力测验,父母控制量表和自尊量表对540名5、6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行为控制正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18),心理控制负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28);(2)行为控制通过自我肯定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9),心理控制则通过自我贬低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5),模型的总解释率R2=0.20。

  • 标签: 社会创造力 行为控制 心理控制 自我肯定 自我贬低
  • 简介: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和患者由于自身的人格品质经常会保持某些特定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对医患双方交往的效果和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拟从PAC人际交互作用理论出发,探讨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等心理状态在医患交往中的表现及特点,分析医患双方持有这些心理状态对医疗卫生活动顺利开展的影响,同时提出医患交往的最优模式,即适用于日常医疗活动的"AA-AA型"交往模式和适用于危急医疗活动的"PC-CP型"交往模式。本文建议医院管理者应用PAC人际交互作用理论对医生进行系统训练,强化医生PAC自我状态的识别能力,帮助医生调整自身交往状态,并鼓励医生引导患者采取成人自我状态,从而建立互信、合作、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PAC人际交互作用理论 医患关系 交往模式
  • 简介:西方有关群体事件行为动机的一种经典解释基于资源动员理论,认为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群体事件数量的增多主要是由于行为参与者对于经济利益的关注。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我国群体事件数量在上升,可能是公众对于公平正义的关注度提高所致。本研究根据谷歌图书中包括的中文简体字版的正式出版书籍,通过GoogleNgramViewer分析工具考察'公正'与'经济'两类关键词的词频变化趋势,探讨1993~2008年我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相关价值观的发展规律,从宏观层面对上述两个对立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验证了前述两个假设:(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平正义,而对于经济利益的关注度则在降低;(2)近年来群体事件数量的增多,更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而不是由于经济利益所驱动。

  • 标签: GOOGLE Ngram VIEWER 群体事件 公正关注 资源动员理论
  • 简介:在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测量都是研究文化与行为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文化有多种面相,包括:(1)文化地区内众人认同的心理特征;(2)被广泛认定为在文化地区内十分普遍的心理特征;(3)地区文化的历史、制度、自然与人为生态。这些文化变量间只有松散的联系。此外,研究者可以在个人和文化层次测量文化心理变量。文化内容的各种面相和在不同层次测量的文化变量经常发生互动,动态地影响行为。在本文中,我指出文化变量的多样性及其互动对跨文化心理测量在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

  • 标签: 跨文化测量 文化面相 多层次分析 文化与心理
  • 简介: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27对60~84岁(M=69.93±5.89)的老年夫妻测查了老年人夫妻依恋风格及夫妻冲突的特点。结果表明,老年人夫妻冲突具有低频率、低强度、较低的威胁性、较高的建设性及易解决的特点;不同依恋风格的老年人夫妻冲突的强度、频率、冲突解决程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冲突性质上,安全型依恋风格老年人感知到的冲突建设性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依恋风格个体,但其感知到的冲突威胁性无显著差异;老年夫妻对冲突的感知存在冲突知觉一致性效应。

  • 标签: 老年人 夫妻冲突 夫妻依恋 夫妻冲突知觉一致性
  • 简介:对4个地区1万多名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中学生中具有内部学习动机者并不多,持外部学习动机的中学生为数甚多.2.中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中学生认为自身考试的能力要强于课上和课下学习的能力.3.外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考试能力评价最高;内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课下学习能力的评价最高.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需要,可能表现出与学习动机类型不一致的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在具体的动机类型中,还可能表现出性别优势.

  • 标签: 自身学习能力 评价 类型 中学生 学习动机 外部动机
  • 简介:师生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业情绪等研究目前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师生关系指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因为各自的地位、职责及规范行为的差异,彼此经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对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会,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完成功课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具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本研究对安徽师范大学487名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大学生师生关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通过解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具体策略建议。结果表明:1)良好的学业情绪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学业自我效能感。2)良好的学业情绪可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创建。3)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构成积极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而且学业情绪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师生关系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业情绪
  • 简介:以500名青少年手机拥有者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青少年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的特点,并探讨父母因素和抵制效能感对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40%的肯少年至少存在边缘网络成瘾行为,19.8%的青少年为手机依赖者。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这两种新媒介依赖行为间具有显著的关联性,46.4%的青少年存在至少一种新媒介依赖行为。(2)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抵制效能感、父母行为/态度及父母行为监控显著相关。青少年抵制效能感在父母行为/态度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在父母行为监控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果对提高肯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预防干预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父母因素 抵制效能感 青少年 新媒介依赖行为
  • 简介: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羞怯量表、学业求助量表及学业适应量表对青岛两所普通中学62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羞怯、学业求助与学业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学业求助是否在高中生羞怯与学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羞怯可以显著预测高中生的学业适应;(2)学业求助态度在羞怯与学业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羞怯部分通过学业求助态度经学业求助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学业适应。

  • 标签: 羞怯 学业适应 学业求助态度 学业求助行为 高中生
  • 简介: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观负荷问卷、工作倦怠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天津市某企业的231名员工进行了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考察了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的预测力更高;(2)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与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和消极疏离的相关较高,但与低成就感几乎没有相关性;(3)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和心理资本能够解释工作倦怠76%的变异.

  • 标签: 工作压力 工作倦怠 心理资本 中介作用
  • 简介: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工具的功能,正在对人们的工作、娱乐、交往、消费、学习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所具有的不同于现实人际交往的物理环境的独特特征,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往空间,似乎将瓦解现实社会生活中基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但当互联网所营造的虚拟交往空间仅仅被人们当成扩大交往对象和社会关系圈的工具时,其对现实人际关系模式可能产生的根本性影响却值得质疑。

  • 标签: 网络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
  • 简介: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法探讨高中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隐、外显成就动机是相互独立的动机系统,但两者以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业拖延;(2)不同动机组合的学生,拖延情况有显著差异:高内隐、高外显组的拖延最少,高内隐、低外显组的拖延最多;(3)动机越不一致,拖延越严重,动机一致性能够减少拖延;(4)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补救和总结上有更多的拖延。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内隐、高外显的一致性动机,才会出现最少的拖延。

  • 标签: 高中生 内隐成就动机 外显成就动机 学业拖延.
  • 简介:农村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具特色的一个社会现象,考察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和社会适应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研究从北京选取2201名从农村到北京打工的18~30岁的流动人口为被试,探讨其流动模式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人口外出打工的时间平均接近4年,平均到过2个城市打工;(2)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偏低,存在较多的吸烟、醉酒行为和非安全性行为,生活和工作满意度一般;(3)流动性可以显著地预测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流动性越大,流动人口的吸烟行为越多,抑郁程度越高,而生活和工作满意度越低.

  • 标签: 农村流动人口 年轻 社会适应 安全性行为 吸烟行为 抑郁
  • 简介:采用中介性调节分析方法,探讨了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完美主义和自尊稳定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着自尊稳定性,外显自尊与自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追求高标准的中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和在乎缺点、自尊稳定性的关系,在低外显自尊者中,内隐自尊低者倾向于在乎自己的错误,表现出较高的自尊不稳定性;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影响自尊稳定性的间接效应在低内隐自尊者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应考虑内隐自尊稳定性在自尊研究中的作用。

  • 标签: 自尊水平 自尊稳定性 完美主义
  • 简介:目的考察初中生抑郁状况及其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对32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且对这些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施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结果初中生整体抑郁水平较高,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现或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郁。初一和初二学生在抑郁上的差异显著。初中生感受到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家长感受到的不一致。初中生的抑郁水平与其评定的家庭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生抑郁问题较为普遍,且与其感受到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关系密切。

  • 标签: 初中生 抑郁 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法追踪考察了童年早期到中期母亲教养方式的稳定性和变化,以及童年早中期母亲教养方式对11岁儿童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儿童从2岁到7岁,母亲教养方式在保护担忧、控制两个维度上出现了显著变化.在其余维度上没有发现显著变化。儿童2岁和7岁时,性别能显著预测其11岁时的学校适应问题。儿童2岁时,母亲鼓励和控制的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11岁时儿童的学业成绩及害羞焦虑、挫折耐受性、同伴交往等行为和社交问题。儿童7岁时,母亲保护和控制的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学习问题及害羞焦虑、挫折耐受性、果敢社交等行为和社交问题。

  • 标签: 童年期 母亲教养方式 学校适应
  • 简介:目的:探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598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MHT总分与父亲疏远、母亲疏远、同伴疏远呈正相关,与父亲信任、母亲信任、同伴信任、父亲交流、母亲交流、同伴交流呈负相关;同伴疏远、父亲疏远对MHT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信任、父亲信任对MHT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初中生 依恋 心理健康
  • 简介:基于目标导向理论和内隐认知理论,探讨了团队目标导向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内隐协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的100个团队的有效数据,得出团队学习目标导向和团队绩效趋向目标导向能够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团队绩效规避目标导向能够负向影响团队创造力;团队学习目标导向和团队绩效趋向目标导向对内隐协调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内隐协调分别在团队学习目标导向和团队绩效趋向目标导向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团队目标导向 内隐协调 团队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