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3全会暨IPCC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第联合会议于2005年4月6~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

  • 标签: 全会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召开
  • 简介:2017年4月14日至15日,青海省大部受北方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出现了一强降温降水天气过程,门源出现了暴雪天气过程,12h累积降水量为16.6mm,雪深12cm。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及常规资料对这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式进行分析,得出对流层上部东亚大槽偏浅、高原及其以东地区形势分布为西低东高型,500hPa高空场上巴尔喀什湖附近有一深槽,南支槽较浅,冷空气主力从北疆入侵;并且门源地区处于短波槽前,造成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充沛的水气输送、深厚的湿层为此次强降水天气提供了良好的触发条件。物理量场中的散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为此次降水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 门源县
  • 简介:利用Micaps常规实况图、EC客观分析场及T21300时的物理量场,从寒潮冷空气的酝酿、堆积、爆发3个阶段分析了2009年2月11~13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强寒潮天气过程,重点分析强降温及降水原因。分析表明:此次强寒潮冷空气来自新地岛和泰米尔半岛的超极地强冷空气,强冷空气沿乌拉尔山脊前东北风带和北风带南下堆积到西西伯利亚上空。由于乌拉尔山脊西北部冷空气的侵袭,使该脊向东南跨,推动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从而造成这次强寒潮天气。形成强降水的原因是北方冷空气与南支槽东移北上的暖湿气流在该地区汇合,并配合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共同造成的。

  • 标签: 强寒潮 环流形势 物理量分析 阿勒泰地区
  • 简介:IPCC第一工作组(WGI)第四评估报告(AR4)已于2007年2月2日公布(http://ipcc-wg1.ucar.edu/wg1/wg1-report.html)。我们对报告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主要针对论文第一作者是海外华人和大陆作者的情况,进行一些初步统计。对海外华人和大陆作者的判断,以论文标注的所属第一单位为准。

  • 标签: IPCC 评估报告 引用文献 海外华人 参考文献 工作组
  • 简介: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对2009年7月9—10日玉树地区的囊谦、清水河两站出现的一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长时间副高控制的高温天气形势、玉树地区处在西南暖湿气流中、具有明显的切变是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各物理量场的高低空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降水出现必备的动力和能量条件。

  • 标签: 玉树 强对流天气:分析
  • 简介:全球排放组织(GEIA:GlobalEmissionsInitiative)第18会议于2017年9月13-15日在德国汉堡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为健康环境的排放科学:人类与自然对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EmissionsScienceforaHealthyEnvironment:TheInterplayofHumanVersusNatu-ralInfluencesonClimateandAirQualityEmissions),主要目标是发展更好的定量评估地面温室气体和化学成分地面排放的方法。

  • 标签: 排放 会议总结 组织 德国 相互作用 空气质量
  • 简介:地球观测组织(GEO:GrouponEarthObservations)于2007年7月3~4日在日内瓦召开了第9执委会,GEO的4位联合主席(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局长劳德巴赫(C.Lautenbacher)中将、南非科技部副部长菲尔(Phil)、欧盟研究总司佐拉(Zoran)副司长和中国气象局张文建副局长(代表中国联合主席))及来自执委会的11个成员代表团(摩洛哥连续缺席两)和GEO秘书处约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南非科技部副部长菲尔(Phil)主持。

  • 标签: 地球观测组织 中国气象局 副部长 海洋大气 GEO 科技部
  • 简介: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T213格点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06年1月19日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500hPa短波槽的引导下,700hPa偏南气流在呼和浩特市的风场辐合为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由南伸向我市较深厚的暖湿气层为降雪储存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低层动力强迫对水汽的垂直输送起着主导作用。

  • 标签: 降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本文使用原始方程双重双向七层模式,对一发生在高原东部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况非常相似。发现了影响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低空急流并对该急流的时空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数值模拟 低空急流 暴雨
  • 简介:高空槽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在渤海水汽通道建立,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使锡林郭勒盟南部产生大雨天气。

  • 标签: 切变线 大气层结 不稳定
  • 简介:利用内蒙古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监测资料,对2012年7月20-21日河套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冷涡、低空切变线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形成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异常偏西偏北,其外围偏南气流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高空急流的加强东移为地面倒槽加强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特征线与500hPa槽线、低空切变线的位置关系与暴雨开始、结束时间的关系密切,而雨带的分布则与切变线及低空最大风速带之间关系密切.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耦合 上升运动 暴雨
  • 简介: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6县1市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12月11—13日阿勒泰地区发生的一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为乌拉尔大槽与低纬小槽叠加东移,使地面强大的高压进入阿勒泰地区,从而导致阿勒泰地区出现大范围强寒潮天气过程。造成此次大幅度降温的主要原因为前期气温高,高空冷平流强度大,地面辐射降温强等。地形对降温也有一定加强作用,而天气现象则对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有一定影响。

  • 标签: 阿勒泰地区 强寒潮 欧洲脊 乌拉尔槽 冷平流 辐射降温
  • 简介:本文对1996年3月23日至24日海南州出现大雪过程的环流特征,物理量(涡度、水汽通量散度、假相当位温、地面能量)场及卫星云图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几种影响海南州春季降雪的预报指标和方法。

  • 标签: 春季 大雪 分析 指标
  • 简介:2005年和2008年湖南出现了2典型的冰冻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都相当严重,2008年出现的特大冰冻灾害天气更是百年一遇。通过对这2典型冰冻灾害性天气的成因、特征对比分析,指出了湖南冰冻灾害性天气的形成与发展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判别因子,对进一步提高湖南省冰冻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能力有指示作用。

  • 标签: 冰冻 暖湿气流 逆温层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9月19—20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寒潮爆发前期,500hPa系统,蒙古西部的冷中心强度≥-32℃,且温度场滞后于高度场,为冷空气爆发南下提供了最基本条件;700hPa河套地区及上游≥16m·s^-1的西北风急流基本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交角≥45°且10个纬距内有4条及以上等温线的密集区;850hPa河套地区有≥16℃的暖中心,高空槽前后的西北风速≥18m·s^-1,温度线与高度线的夹角〉45°;地面蒙古气旋的暖性性质为寒潮爆发的前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轴线接近南北向,且冷高压中心强度≥1040hPa,3h变压≥3hPa。

  • 标签: 寒潮 冷平流 蒙古气旋 冷高压 垂直速度
  • 简介:郑金武在2007年4月25日《科学时报》撰文介绍,王铮及其科研团队在《人地关系协调意义的气候保护经济分析理论与模型》研究课题报告指出,在一定形势下,中国进行适当的气候保护是可以的。目前大多数关于气候保护的政策都还限于减排,理论上,全球气候系统保护存在两种机制,减少碳的排放源和增加碳的吸收汇(增汇)。

  • 标签: 气候保护 中国 混合型 人地关系协调 全球气候系统 分析理论
  • 简介:自2010年7月28日在青海省同德县发现大片野生占柽柳林以来.已有包括“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网站和《科学时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一我国植物学界的重大发现。更有全国植物学界的十多位专家学者纷纷发邮件或电话询问.并表示震惊和强烈支持保护

  • 标签: 保护 柳林 野生 世界 植物标本馆 专家学者
  • 简介:利用2009年和2011年分辨率为10m的法国SPOT卫星和日本ALOS卫星遥感资料,以ArcGIS9.3软件ArcMap模块为平台,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对辽河保护区地类特征进行提取,并监测分析保护区生态恢复状况。结果表明:2009年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田、芦苇型湿地和水域为主,三种土地类型所占比例为72.9%;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水域、芦苇型湿地和草地为主,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为62.9%。2011年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旱田大幅度转出,转化为水域、草地和林地,与2009年相比,耕地显著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了15.4%。

  • 标签: 卫星遥感影像 目视解译 土地利用类型
  • 简介:认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是理解现在气候变化以及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基础。随着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强,古气候研究所提供的长时间尺度上由自然变化驱动的气候变率信息对准确认识现代气候变化更为重要。

  • 标签: 古气候 评估报告 IPCC 未来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规律 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