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1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TIPS术,术前Child-Pugh评分:A级2例,B级9例,C级3例,术后对临床疗效、并发症、肝肾功能、血氨等随访观察3个月。 结果 14例手术中13例手术成功并有效止血,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有一定程度升高,血氨有所升高,但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23.1%,术后3个月未发生再出血,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 TIPS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操作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2018年收取的120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给予临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和个性化因人而异的合适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适宜的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是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出现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因人而异的适应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可肿瘤的大小却不相同,因此,不能够只选择单一化的手术形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取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双介入栓塞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细胞和肝功能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更高,白蛋白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更低,两组对比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血细胞水平,改善其肝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按照其在围手术期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的4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为其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临床分析来判断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之间前来就诊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共计100例,对其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胃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00例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后发现有69%的患者被诊断出患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9/100)。患者在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发现有59%的患者被诊断出患有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59/100),脾静脉内径增宽共有63例,占总人数63%(63/100),脾脏增厚共有72例,占总人数72%(72/100)。对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脾脏增厚以及脾静脉内径增宽的发生比率成正比。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越严重,出现以上症状的几率越大。100例患者中,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发生脾脏增厚、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以及脾静脉内径增宽的几率显著低于患有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患。差距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治疗发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有利于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有着显著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证候群,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目的 探讨 CT 平扫及增强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中的成像特点。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伴有脾功能亢进的患者 60 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排除肝硬化、肝转移瘤及没有造成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 60 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 CT 平扫及增强检查所测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时间分别再延迟 3、 5、 7、 9 s 接受检查,比较两组门静脉主干强化峰值时间、肝实质的密度差值( P-Ll值和 P-L2 值)、图像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时间分别为( 51.12±11.21)、( 34.53±7.12) s,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后第 3、 5、 7、 9 s 的 P-L1 值分别为( 53.12±7.43)、( 64.19±6.36)、( 78.39±7.18)、( 55.13±6.68) Hu, P-L2 值分别为( 34.56±4.03)、( 38.21±4.39)、( 63.09±5.15)、( 49.31±5.07) Hu,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 4.59±1.25)、( 5.82±1.42)、( 7.69±1.79)、( 6.83±1.58)分, 7 s 与 3、 5、 9 s 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后第 3、 5、 7、 9 s 的 P-L1 值分别为( 114.41±11.15)、( 91.09±8.21)、( 74.38±11.52)、( 54.02±9.61) Hu, P-L2 值分别为( 73.23±8.43)、( 52.12±7.09)、( 43.38±6.74)、( 38.13±6.47) Hu,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 8.69±1.02)、( 6.82±1.31)、( 5.97±1.23)、( 5.81±0.89)分, 3 s 与 5、 7、 9 s 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的门静脉主干达强化峰值的时间延长,且在到达峰值 7 s 后成像最佳,图像质量最高。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 CT 检查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肝硬化病程、门脉高压性胃病、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对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同时检测C呼气试验。另选72例接受胃镜检查的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发生率为41.7%,随肝硬化病程延长和肝功能分级差而增高,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相差(P〉O.05)。糜烂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糜烂轻重程度与肝功能分级无关(P〉O.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与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不同,是门脉高压导致十二指肠的一种病变。
简介: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57-02摘要目的总结门脉高压症病人行TIPS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7例患有门脉高压症病人在我院肝胆外科行TIPS术后进行适当护理。结果这47例患者行TIPS术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肝性脑病25例(53%)、术后再发消化道出血12例(25%)、感染10例(22%)。经过我的密切观察及护理,以上患者出现并发症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7.12天,平均9天,患者术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减轻,绝大多数患者的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TIPS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TIPS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与对症护理非常重要,可以使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2013年8月入住我院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护理经验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患者的护理主体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论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简介:目的:分析彩色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患者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者共49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9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彩色B超诊断,对比两组的静脉内径、横截面积、充血指数、血液流速与血流量。结果:研究组的静脉内径、横截面积、充血指数三项数值相对更高,血液流速与血流量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比对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表现出出色效用,临床具备参考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