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坐浴二号洗液对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和豚鼠磷酸组胺致痒模型的抗炎、止痒作用。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50只和豚鼠50只,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坐浴二号洗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昆明小鼠每天分别涂抹蒸馏水、金玄痔科熏洗散和低、中、高剂量坐浴二号洗液于右耳廓左右两面2次,连续给药6d;豚鼠右后脚背脱毛,每天分别涂抹蒸馏水、赛庚啶软膏和低、中、高剂量坐浴二号洗液2次。末次给药30min后,小鼠于右耳廓两面涂二甲苯致肿,检测各组耳廊肿胀度;豚鼠用砂布擦伤豚鼠右后脚背脱毛处,在创面滴磷酸组胺致痒,以豚鼠出现回头舔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记录并比较各组的致痒阂。结果至用药结束,各组均未见死亡。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都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和提高豚鼠的致痒阂,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豚鼠致痒阈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坐浴二号洗液有明显的抗炎和止瘁作用,且其药效作用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强。
简介:摘要婴幼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以婴儿面部突然出现的红斑为标识、渐渐扩散为点状突出型皮疹或水疱样疹,其病因复杂,临床以瘙痒和易复发的皮疹为特点,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易成慢性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
简介:目的观察双白止痒洗剂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60例慢性手湿疹患者纳入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症状转归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第1次复发的时间。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6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53.3%。经Ridit分析,P=0.0075,P〈0.01,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检测四种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可见,治疗组的CD3+、CD4+均值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但对照组的CD3+、CD4+升高不明显,治疗后2组CD3+、CD4+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白止痒洗剂能迅速消除患者的症状,并能明显延长或阻止湿疹的复发,远期效果好,其作用机理与调节免疫功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痤疮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皮损开始减少的时间、皮损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丘疹积分、粉刺积分、脓包积分、囊肿积分、结节积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皮损开始减少的时间、皮损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丘疹积分、粉刺积分、脓包积分、囊肿积分、结节积分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丘疹积分、粉刺积分、脓包积分、囊肿积分、结节积分均改善,而观察组丘疹积分、粉刺积分、脓包积分、囊肿积分、结节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红蓝光治疗对于痤疮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使临床各种皮损消失,且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各自53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患者接受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脱敏止痒洗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2.09±3.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17±5.97),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采用脱敏止痒洗眼法予以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应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蝉止痒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曲线。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931第二法(桨法),以900ml pH4.0、pH6.8、pH7.4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作为溶出介质,转速50转/分,分别在5、10、15、30和45分钟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在测定浓度0.9µg/ml~1.5µg/ml范围内,不同溶出介质条件下,浓度与峰面积线性良好。在溶出介质水条件下线性方程为Y=0.0000205X-0.002(R= 0.9999);在溶出介质pH4.0条件下线性方程为Y=0.0000214X-0.003(R=1.0000);在溶出介质pH6.8条件下线性方程为Y=0.0000211X-0.006(R=1.0000);在溶出介质pH7.4条件下线性方程为Y=0.0000217X-0.001(R=0.9999)。个条件下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大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本院就诊符合本次临床入组标准的亚急性咳嗽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30例,口服祛风止咳汤;对照组共30例,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用药副作用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且副作用少,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将祛风化痰通络法配合穴位敷贴应用于中风后面瘫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与纳入标准相符的60例中风后面瘫患者开展研究,并将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引入祛风化痰通络法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将2个疗程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2个疗程之后,相较于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表情肌(口轮匝肌、颊肌)患侧、健侧RMS平均值比值均有所提升,且治疗组的提高幅度更大;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10/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祛风化痰通络法配合穴位敷贴应用于中风后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中风后的面瘫程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中风后面瘫临床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