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马齿笕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高脂饲料喂养90d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肾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马齿笕多糖100、200、400mg•kg-1组,每组10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0d。另设正常组大鼠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D90采集尿液,终点法测其24h尿白蛋白(UP)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肾脏中纤维化因子FN、TGF-β1。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齿笕多糖治疗组血清中Scr、BUN、UP含量明显降低,纤维化因子FN、TGF-β1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马齿笕多糖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纤维化因子的含量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患者各30例,行全肝轴面扫描,观察患者病灶CT图像,包含病灶大小、平扫病灶密度值(AV)、动脉-门静脉(A-P)分流、假包膜、门静脉期和延迟病灶强化特点等。结果两种肿瘤在大小和平扫AU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动脉期EV、A-P分流/假包膜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CT诊断中,在肿瘤大小和平扫AU方面较为类似,在动脉期EV、A-P分流、假包膜方面有明显区别,可以此实现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简介:报告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1例。患者男,38岁。因全身丘疹、结节4个月,加重伴发热7天就诊。皮肤专科检查:面颈部、躯干及四肢见散在分布数个紫红色丘疹、结节,大小不等,最大直径3cm,边界清,部分丘疹破溃后溢脓,愈后遗留色素减退性疤痕。右颏下、锁骨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发性皮下包块,最大直径3cm,界尚清,无压痛,活动度可。全身PET-CT示:全身多处局部皮肤增厚代谢活跃,多发淋巴结代谢活跃,广泛骨病灶代谢活跃,考虑恶性病变。左颈部皮损病理检查:真皮血管,汗腺小皮神经周围淋巴组织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少许细胞有异型性,抗酸染色(-),PAS(-)。免疫组化:CD30、CD3、CD4均(+),TIA-1、CD8、CD20均(+-),CD79a、CD56、ALK均(-)。左颈部淋巴结病理检查:镜下见多形大细胞与大量炎症细胞混杂浸润,细胞体积较大,具有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CD30、CD2、CD43均(+),CD20、CD3、CD15、CK、ALK均(-),Ki-67(+约30%~40%)。病理诊断: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断: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Ⅲ期B型(累及皮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益气健脾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气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8年3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脾气亏虚型)患者,选取研究对象32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名),研究组患者采用益气健脾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西药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的血糖进行检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大,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脾气亏虚型)采用益气健脾汤进行治疗,血糖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内压监测对于早期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07月-2017年06月入住我院ICU病房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早期应用无创腹内压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腹腔间室综合征(AC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ICU天数和APACHEⅡ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于对照组在ACS发生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ICU天数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均有所降低。结论腹内压监测对于早期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在患者当中收获满意度高,因此适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瘟败毒汤加减对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9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清瘟败毒汤加减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率为7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17和IL-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7和IL-2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清瘟败毒汤加减疗法,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能减少炎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制定新型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探讨治疗的新策略。结果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7.25±2.04)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4.19±2.21)mmoL/L,胆固醇为(6.63±1.36)mmoL/L,IL-6(158.34±20.14)ng/L,APN为(6.82±2.03)mg/L,INS为(26.41±3.42)mU/L。结论2型糖尿病的的发病机制与β细胞功能障碍、胆固醇偏高、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肝糖过多等因素有关,应从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实施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研究组采取辨证治疗,参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58例(93.55%)显著高于参照组49例(79.0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8.06%)显著低于参照组14例(22.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辨证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