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养猪场废水为处理对象,选取10种植物,构建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于2014年12月10~16日、2015年1月4~10日和1月20~26日、2015年11月3~9日和11月20~26日,进行了5个周期的实验,比较了不同植物配置的人工湿地在冷季对养猪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深度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配置的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差异,2014年12月10~16日,栽种水龙(Ludwigiaadscendens)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4.4%、63.7%、13.0%和46.8%;栽种黄菖蒲(Irispseudacorus)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8.1%、96.3%、42.0%和26.3%。2015年1月4~10日,栽种水龙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9.1%、94.8%、81.9%和19.4%;栽种黄菖蒲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3.8%、95.0%、60.4%和75.3%。在10种供试植物中,栽种水龙和黄菖蒲的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其可以作为深度处理养猪场废水的植物选择。2015年1月20~26日,受温度影响,栽种水龙和黄菖蒲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受到明显抑制,但其对氨氮、总氮和总磷仍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简介:摘要: 对近日广东省吴川市某养猪场猪群出现的一例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进行实验室诊断与分析。将送检的5份仔猪与5份母猪的全血处理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反转录PCR检测法对其进行实验室诊断,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利用DNAStar、MEGA等生物分析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间接ELISA检测出母猪与仔猪全阳性,PCR检测出仔猪为阳性、母猪为阴性,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的毒株为美洲型,与CH-1R株同源性为99.7%。该病例由PRRSV感染,所感染的毒株为美洲型,与CH-1R同源性最高。该诊断结果为养殖户对猪群采取相关的治疗手段以及免疫调整提供了依据,帮助猪场减少了经济损失。
简介:家庭养猪业是目前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经营形式,据统计,我国农区集中了全国96.8%的农业人口和90%的耕地,农区农户家庭养猪业提供的猪肉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80%以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3年我国猪存栏5.86亿头,占世界总存栏数的50.93%。产肉量5693万t,占世界猪肉总量的43.87%,但我国猪的出栏率100.8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6.53%,远低于发达国家如丹麦184.14%、美国177.91%、法国177.68%、德国170.50%。这表明我国养猪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养猪业走的是数量增殖型和资源消耗型道路。这与我国家庭养猪业中存在的误区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应加大养猪科技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实施“双推五改”工程即推广仔猪补饲、推广综合防疫、改土种为良种杂交、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改熟喂为生喂、改掉架子为直线肥育、改自然交配为人工授精以及实施“农民养猪资格证书”工程,致力于提高我国的生猪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