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 2,sST2)属于Toll/IL-1受体超家族成员。sST2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sST2的浓度非常低,但在患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血清中sST2的水平明显上升。sST2能阻断气道炎症中的IL-33信号通路,可预测儿童哮喘的严重程度。同时sST2也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标志物。该文对sST2在儿童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等进行综述,为指导临床更好识别及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奠定基础。
简介:通过在亚热带杉木林内设置不同隔离降雨强度试验: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隔离20%降雨和对照(自然降雨),研究隔离降雨对0~2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和10~20cm土层,除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峰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秋季。0~10cm土层中完全隔离降雨和隔离60%降雨处理的土壤MBC峰值出现在春季,而隔离20%降雨和对照的则出现在夏季,10~20cm土层各处理对应的MBC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夏季、夏季和秋季。随着土层加深,4种处理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降低。0~10cm土层,完全隔离降雨处理的土壤DOC、隔离60%降雨土壤MBC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杉木林土壤DOC和MBC对降水变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HD)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其相关性,探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CHD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状态.方法96例CHD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成糖代谢正常(N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别检测其与对照组30例患者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IGT组和T2DM组血清SVCAM-1、SICAM-1、hs-CRP浓度高于其他组,SVCAM-1、SICAM-1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39,0.51,P<0.01)、hs-CRP(r=0.32,0.56,P<0.01)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根据糖耐量水平的分组逐步升高,提示内皮受损、炎症状态可能是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简介:按照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基因成熟肽编码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60bp的片段,插入到改构载体pTIG-trx上,获得了pTIG-trx-BDNF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限制性酶切分析和DNA序列测定均证实该克隆插入片段为hBDNF基因成熟肽编码序列.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可溶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纯度大于83%的样品,Western杂交证实该蛋白具有hBDNF抗原活性.
简介:目的探讨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疗效和血清可溶性Endoglin(sEn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于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行期待治疗的EOSPE合并FGR患者6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同期同孕周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照组入选时和研究组期待治疗前、治疗1d和3d的血清sEng水平,统计研究组妊娠结局,比较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和良好妊娠结局孕产妇期待治疗期间的血清sEng水平,并采用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法分析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Eng水平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ROC曲线分析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Eng水平预测其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sEng水平为(5.88±0.59)ng/ml,高于对照组的(1.21±0.24)ng/ml及研究组治疗1d和3d的(3.96±0.39)ng/ml和(3.18±0.35)ng/ml(P〈0.05)。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7.65%,且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期待治疗前后的血清sEng水平均较良好妊娠结局孕产妇高(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Eng水平与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呈正相关(r=0.768,P〈0.05)。结论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Eng水平较高,期待治疗可降低其血清sEng水平,而其血清sEng水平与其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且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良好,sEng可作为EOSPE合并FGR患者妊娠结局预测的参考指标。
简介: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16-02摘要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可溶性Fas(solubleFas,sFas)及Fas配体(solubleFasligand,sFasL)水平的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可降解药物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接受裸支架(BMS组)和100例接受可降解药物支架治疗(EXCEL支架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诊。测定术后1mo、3mo、6mo末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BMS组术后1mo、3mo、6mo末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EXCEL支架组(P均〈0.01);术后6mo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EXCEL支架组(P〈0.01),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降解药物支架能降低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适度内皮化,减少再狭窄,减少迟发性血栓形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 presepsin)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入院的单纯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对照组)和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共111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试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presepsin,同时搜集其他临床资料如发热、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等。组间比较以上参数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resepsin、降钙素原和白细胞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合并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时血presepsin(500.9±283.5)ng/L高于对照组(167.7±10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2, 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resepsin升高、降钙素原升高和发热是诊断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presepsi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 0.825~0.949,P<0.001),降钙素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 0.704~0.885,P<0.001),血白细胞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66(95%CI: 0.455~0.678,P=0.231)。presepsin取截断值为227 ng/L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2.0%,特异度为83.6%,阳性似然比为5,阴性似然比为0.22,阳性预测值为80.4%,阴性预测值为85%。结论Presepsin对鉴别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1,25二羟维生素D3[1,25 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 ]及其可溶性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在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该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布鲁氏菌病患者21例(布病组),将布病组又分为骨关节受累组(14例)和无骨关节受累组(7例);选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布病组及对照组血清中1,25(OH)2D3及VDR的水平,分析其在布鲁氏菌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布病组患者血清中1,25(OH)2D3及VD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4.84(177.90,286.72)] pg/mL比[286.05(272.15,304.67)] pg/mL,[2.28(1.81,2.91)] ng/mL比[4.07(1.99,6.77)] ng/mL,z值分别为-2.46,-2.19,P值均<0.05)};与骨关节受累组相比,无骨关节受累组患者血清1,25(OH)2D3及VDR水平都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鲁氏菌病组血清中1,25(OH)2D3及VDR表达水平下降,推测维生素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布鲁氏菌病的病理改变。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且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美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无肾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等密切相关。结论:血清sICAM—1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病变过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简介:摘要通过检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共纳入44例CAP患者、54例重症CAP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PD-L1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各临床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重症CAP者血清可溶性PD-L1水平为98.20(57.94,128.90)ng/L,高于CAP者[59.32(33.55,92.58)ng/L]和健康对照者[20.44(12.15,36.20)ng/L](P值均<0.001)。可溶性PD-L与CURB-65评分(r=0.481,P<0.001)、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r=0.442,P<0.001)呈显著正相关。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URB-65评分(HR=2.544,95%CI 1.324~4.889,P=0.005)、PSI评分(HR=1.036,95%CI 1.012~1.061,P=0.004)、可溶性PD-L1水平(HR=1.013,95%CI 1.001~1.026,P=0.041)是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SI评分(HR=1.042,95%CI 1.012-1.073,P=0.005)、可溶性PD-L1水平(HR=1.011,95%CI 1.002~1.071,P=0.020)是影响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溶性PD-L1≥98.20 ng/L的CAP患者住院期间生存率显著低于可溶性PD-L1<98.20 ng/L者(P=0.033)。提示成人CAP患者血清可溶性PD-L1水平升高与预后相关,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检测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4月入住我院RICU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A组)、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组60例(B组)、重症肺炎合并MODS组60例(C组),选取入住呼吸科的普通肺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患者入院第1d、3d、7d以及存活组和死亡组sFlt-1水平变化,分析血浆sFLT-1在重症肺炎中的预测价值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B、C3组的PCT和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P均<0.01)。血浆sFLT-1水平在4组患者间有显著差异,A、B、C3组第7d明显低于第1d(P<0.05)。重症肺炎死亡组sFLT-1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637.6±222.0ng?L-1vs354.9±144.6ng?L-1,P<0.01)。重症肺炎sFLT-1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647,P<0.001)。sFLT-1预测重症肺炎和28d死亡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8%、75.0%和69.7%、80.1%,AUC分别为0.787(95%CI72.6%~84.8%,P<0.001)和0.775(95%CI70.5%~84.5%,P<0.001)。结论早期检测血浆sFLT-1水平可以预测重症肺炎和28天病死率。
简介: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及其采伐迹地形成的36年生杉木人工林0~20cm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organiccarbon)含量进行研究,分析米槠天然林改造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DOC平均含量及其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米槠天然林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为60.79mg·kg^-1,比杉木人工林(41.24mg·kg^-1)高47.41%;2个林分0~10cm、1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差异明显(P〈0.05),且都是0—10cm层大于10~20cm层;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DOC含量在季节变化中都表现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但是两者的季节变化模式不完全一致;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DOC的差异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2019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ACLF合并脓毒症患者67例(脓毒症组)、ACLF无脓毒症患者82例(非脓毒症组)的临床资料,脓毒症患者根据病原学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25例)和阴性组(42例)。检测疾病早期血清sCD14-S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N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sCD14-ST、PCT、CRP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脓毒症组中以自发性腹膜炎37例(55.22%)和肺部感染25例(37.31%)为主;病原学培养阳性25例,其中革兰阳性菌9例(36.0%),革兰阴性菌16例(64.0%)。ACLF脓毒症组血清sCD14-ST、PCT、CRP及NE水平均明显高于ACLF非脓毒症组(t=12.425、8.296、9.238和6.655,P均<0.05);脓毒症患者病原学阳性组血清sCD14-ST、PCT、CRP水平明显高于病原学阴性组(t=12.230、4.114和5.307,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血清sCD14-ST与PCT、CRP呈正相关(r=0.813和0.773,P均<0.01)。血清sCD14-ST、PCT、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87.11%和96.74%),曲线下面积0.946。结论ACLF合并脓毒症常见感染部位以腹腔及肺部为主,菌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sCD14-ST、PCT及CRP联合检测有助于ACLF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是白细胞介素1受体/Toll样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主要分为可溶性ST2(sST2)和跨模型ST2(ST2L)两种类型,白细胞介素33(IL-33)是其内源性配体。IL-33/ST2L通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纤维化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而sST2作为一种诱骗受体,与IL-33结合则可以阻断上述生物学作用。近来研究发现,sST2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sST2在冠心病及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研究及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