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我厂所用的ZGM113G型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从拉杆密封件的结构问题、密封风进风口管路阀门问题、铁质杂物问题以及密封套的设计问题等方面阐述了拉杆密封漏粉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静脉溶栓组(n=42)及联合溶栓组(n=42),静脉溶栓组患者采用动脉溶栓,联合溶栓组采用在宫腔镜下进行清宫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残余狭窄率≤30%发生率、急性血管再闭塞率和病死率等情况。结果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联合溶栓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溶栓组的残余狭窄率≤30%发生率、急性血管再闭塞率和病死率明显好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方面,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期临床疗效以及血管总体再通率,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8月16日至2014年12月16日期间收治的66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进行研究,将66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以及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法,实验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各33例)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脉瘘(AVF)重度狭窄血管腔内治疗中瘘口的确定及导丝导管通过病变的方法及技巧。方法利用前臂自体AVF解剖学特点来进行瘘口的定位,利用微导丝塑形和微导管及微球囊的特点来通过重度狭窄闭塞的瘘口,完成了14例AVF瘘口重度狭窄甚至闭塞患者的腔内治疗。通过对比扩张前后的瘘口震颤程度、血管造影所见的血管狭窄程度的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后透析时流量变化,评价本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术中造影见AVF狭窄明显改善,狭窄程度均降至20%以下,术后瘘口处震颤明显增强,透析时流量明显增加,并达到透析所需(均〉220ml/min)。结论利用前臂自体AVF解剖学特点来进行瘘口的定位,利用微导丝塑形和微导管及微球囊的特点来通过重度狭窄闭塞的瘘口的方法可以解决前臂自体AVF的重度狭窄无法顺行通过的问题,可以供临床参考,使得更多的透析患者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血管内瘘阻塞12例,其中低血压5例,占比41.7%,其次为内瘘护理不佳2例(16.7%),穿刺处理不当2例(16.7%),血液粘稠度高、内瘘感染及内瘘未成熟使用各1例,分别占比8.3%。结论临床低血压、穿刺处理及内瘘护理不当、血液粘稠度高、内瘘感染及内瘘未成熟使用等均会造成血液透析中内瘘堵塞的发生,临床中有效监测并控制低血压、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护理水平、积极对症治疗原发病、患者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均可有效预防并降低血液透析中内瘘堵塞的发生,对于临床延长内瘘使用期限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手术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端-侧吻合,其中,研究组56例,采用连续吻合;对照组56例,采用间断结节吻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29±14.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20.45)min,P<0.01;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瘘流血量为(689.72±173.24)ml/min,低于对照组的(911.05±216.31)ml/min,P<0.01。结论采用连续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更短,远期通畅率与间断结节吻合无明显差距,但远期内瘘血流量较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个体情况适用不同吻合方式,对于男性、无基础疾病且血管条件者,可采用连续吻合;而对于女性、合并糖尿病及血管条件较差者,可采用间断结节吻合。
简介:摘要目的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分析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都纳入此文数据研究资料,分组处理的时候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1组纳入25例,一般护理干预方法予以参照组患者,系统护理干预方法予以实验组患者,研究和对比2组患者的内屡闭塞合计值、护理满意合计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内屡闭塞合计值、护理满意合计值比较于参照组患者对应合计数值,形成统计学数值对比的意义。结论在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对比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静并治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0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平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人,其中观察组接受动静并治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随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恢复人数40,人,总有效率是88.9%,对照组中显效30人,总有效率是66.7%,由此看见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并治疗法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在高架火炬系统中,在排放结束或者小量排放时,筒体内的火炬气上升动量不足,常使得外界空气侵入火炬头内,引发闷烧、回火等现象,从而危害设备及运行安全。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工业界的常规做法是通入吹扫气体,提高火炬气动量。同时为节省吹扫气体用量,通常会在火炬头根部设置速度封或分子封等密封装置,以更好地阻止外界空气侵入火炬筒体。一些火炬设计规范中虽然规定了安全吹扫速度,但没有考虑密封装备自身结构与吹扫气体性质不同带来的影响。文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了高架火炬的空气侵入现象,分析了密封装备在防止空气侵入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将能对实际工业运行中选取合适的密封类型和结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