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射频消融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射频消融术)与对照组(开窗髓核摘除术)各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68%,较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的6个月复发率、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对比差异显著(X2=14.68,16.27,t=10.47,9.83;P<0.05)。结论相较于开窗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更优,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减轻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旁肌间隙入路经孔腰椎融合术(BPA-TLIF)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DLSS患者86例,采用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融合术(BMA-PLIF)的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BPA-TLIF术的4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女17例,男26例,年龄(68.06±2.98)岁;病程(2.21±0.69)年;严重程度:6例Ⅰ度,13例Ⅱ度,20例Ⅲ度,4例Ⅳ度;病变节段:2例L3~4,27例L4~5,14例L5~S1。观察组女18例,男25例,年龄(67.72±3.02)岁,病程(2.37±0.62)年;严重程度:7例Ⅰ度,14例Ⅱ度,17例Ⅲ度,5例Ⅳ度;病变节段:3例L3~4,25例L4~5,15例L5~S1。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个月腰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5.02±1.17) cm比(8.04±1.42) cm,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125.63±10.58)ml比(187.44±15.32)ml、(102.36±9.33)ml比(126.12±10.27)ml,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8.17±15.34)min,对照组为(121.89±16.5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3.41±0.45)分比(3.96±0.56)分、(13.27±0.99)分比(15.21±1.06)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43),对照组为4.65%(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TLIF术治疗老年DLSS患者手术时间短,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腰部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 标签: 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老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合并孔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孔镜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 80例合并孔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 40例,对照组行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孔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均较少,组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孔狭窄患者行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的腰椎经融合(MTLIF)和开放腰椎经融合(OTLI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北京医院骨科66例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不稳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MTLIF(MTLIF组)、33例行OTLIF(OTLIF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发热,手术前、后腰与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4年相邻节段退变、内固定松动、融合器塌陷情况。结果MTLIF组手术时间为(191.6±50.5)min、射线暴露次数为(15.5±6.4)次,均明显多于OTLIF组的(105.8±23.1)min和(7.2±1.4)次(t=17.210,t=10.850,均P<0.01);术中出血量为(150.4±70.4)ml、术后引流量为(90.4±30.7)ml,术后2周VAS和ODI评分分别为(2.4±0.7)和(24.5±3.7)分,均明显少于OTLIF组的(250.7±43.9)ml、(216.3±67.8)ml、(4.5±1.6)和(30.6±4.6)分(t=-12.830,t=-14.070,t=-6.890,t=-5.805,均P<0.01)。MTLIF组和OTLIF组术后发热[1例(3.3%)比4例(12.1%),χ²=-1.660,P=0.20]、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1.2±0.7)比(1.3±0.6)分,t=-0.628,P=0.53]、ODI评分[(14.2±2.7)比(14.7±2.5)分,t=-0.756,P=0.45]、Bridwell Ⅰ级融合率[86.7%(26/30)比84.8%(28/33),χ²=0.042,P=0.84],术后4年随访相邻节段退变[0例(0)比1例(3.0%),χ²=0.924,P=0.34]、内固定松动[1例(3.3%)比1例(3.0%),χ²=0.005,P=0.95]、融合器塌陷[1例(3.3%)比1例(3.0%),χ²=0.005,P=0.95]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OTLIF,MTLIF能达到充分减压、相同的融合率,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长期疗效满意,但手术时间较长、射线暴露次数较多。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椎间盘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辅助下Zista通道内微创经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5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及导航使用情况分为导航微创组67例,采用导航辅助下Zista通道内MIS-TLIF手术;导航开放组31例,采用导航辅助下开放TLIF手术;开放组58例,采用开放TLIF手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CT评估内固定及融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手术效果,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分为中央椎管狭窄和侧隐窝狭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导航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6.39±25.88)ml,少于导航开放组(293.94±61.67)ml与开放组(396.97±92.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01,P<0.001)。导航微创组术后引流量(80.55±27.29) ml,少于导航开放组(299.94±50.32)ml与开放组(304.86±84.3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14,P<0.001)。导航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3.42±1.00)d,少于导航开放组(7.16±1.39)d与开放组(7.31±1.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448,P<0.001)。而三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P=0.859)。导航开放组术后2周、3个月时腰痛VAS评分[(3.84±0.82)分、(1.90±0.91)分]及ODI(34.74%±11.66%、28.68%±8.19%)与开放组VAS评分[(3.67±0.92)分、(1.91±0.90)分]及ODI(32.21%±10.66%、27.17%±9.59%)均高于导航微创组VAS评分[(1.70±0.92)分、(0.96±0.73)分]及ODI(18.33%±7.43%、19.15%±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63,P<0.001;F=25.12,P<0.001)、(F=45.59,P<0.001;F=18.99,P<0.001)]。末次随访导航微创组SF-36评分(61.48±9.50)分高于导航开放组(52.51±6.99)分及开放组(53.48±7.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69,P<0.001)。各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评分、ODI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CT显示导航微创组融合率为94.0%(63/67),导航开放组为93.5%(29/31),开放组为93.1%(5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978)。导航微创组与导航开放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与置钉准确性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P<0.001;χ2=15.49,P=0.040)。导航微创组1例、开放组2例术中发生硬膜破裂,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及病情变化,均成功拔管,未诉其他不适;导航微创组1例术中发生终板破坏,术后随访期间出现轻度塌陷;导航开放组与开放组各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腰椎管狭窄的类型对三种术式的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导航辅助下Zista通道内行MIS-TLIF治疗不同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值得推广的微创腰椎融合术式。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手术导航系统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的腰椎经融合(MTLIF)和开放腰椎经融合(OTLI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北京医院骨科66例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不稳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MTLIF(MTLIF组)、33例行OTLIF(OTLIF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发热,手术前、后腰与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4年相邻节段退变、内固定松动、融合器塌陷情况。结果MTLIF组手术时间为(191.6±50.5)min、射线暴露次数为(15.5±6.4)次,均明显多于OTLIF组的(105.8±23.1)min和(7.2±1.4)次(t=17.210,t=10.850,均P<0.01);术中出血量为(150.4±70.4)ml、术后引流量为(90.4±30.7)ml,术后2周VAS和ODI评分分别为(2.4±0.7)和(24.5±3.7)分,均明显少于OTLIF组的(250.7±43.9)ml、(216.3±67.8)ml、(4.5±1.6)和(30.6±4.6)分(t=-12.830,t=-14.070,t=-6.890,t=-5.805,均P<0.01)。MTLIF组和OTLIF组术后发热[1例(3.3%)比4例(12.1%),χ²=-1.660,P=0.20]、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1.2±0.7)比(1.3±0.6)分,t=-0.628,P=0.53]、ODI评分[(14.2±2.7)比(14.7±2.5)分,t=-0.756,P=0.45]、Bridwell Ⅰ级融合率[86.7%(26/30)比84.8%(28/33),χ²=0.042,P=0.84],术后4年随访相邻节段退变[0例(0)比1例(3.0%),χ²=0.924,P=0.34]、内固定松动[1例(3.3%)比1例(3.0%),χ²=0.005,P=0.95]、融合器塌陷[1例(3.3%)比1例(3.0%),χ²=0.005,P=0.95]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OTLIF,MTLIF能达到充分减压、相同的融合率,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长期疗效满意,但手术时间较长、射线暴露次数较多。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椎间盘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经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再手术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TLIF手术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4例、女256例;年龄(54.6±12.6)岁(范围20~85岁)。按照是否发生ASDis并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分为ASDis组和无ASDis组。ASDis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为(57.9±12.2)岁。无ASDis组434例,男188例、女246例;年龄为(54.4±12.5)岁。统计ASDis的再手术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症、手术相关参数、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ASDis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TLIF手术后发生ASDis并接受再次手术者26例,再手术率为5.7%(26/460),其中术前邻近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Ⅲ级患者的ASDis再手术率为53.1%(17/32)。ASDis的发病时间为(76.3±25.0)个月(范围30~111个月)。两组患者的BMI(t=3.86,P<0.001)、高血压病史(χ2=5.30,P=0.021)、术前邻近椎间盘退变(χ2=85.90,P<0.001)、术前邻近节段椎管狭窄(χ2=25.35,P<0.001)、术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下降(t=4.33,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MI>24.9 kg/m2和术前邻近椎间盘退变≥Ⅲ级是TLIF术后ASDis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TLIF手术后ASDis再手术率为5.7%。BMI>24.9 kg/m2及术前存在邻近椎间盘退变≥Ⅲ级是TLIF术后ASDis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椎间盘退行性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TS)在接受微创经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微创经融合术治疗的腰椎脱滑症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行FTS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围手术期各项康复指标及术后康复情况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疗效为优为27例占72.97%、良7例占18.92%、中2例占5.41%、差1例占2.70%,对照组优为18例占48.65%、良8例占21.62%、中6例占16.22%、差5例占13.51%,2组疗效为优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593,P<0.05)。试验组围手术期间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的值分别为(205.44 ± 22.85)min、(185.71 ± 12.21)ml、(2.52 ± 0.82)d、(11.64 ± 3.32)d,对照组分别为(213.73 ± 17.12)min、(253.58 ± 16.01)ml、(4.15 ± 0.97)d、(14.56 ± 4.43)d,2组失血量、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504、7.806、3.208,P均<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NR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2.26 ± 0.93)、(32.35 ± 5.36)分,对照组为(4.50 ± 1.09)、(20.62 ± 6.2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509、8.682,均P<0.05);护理满意度试验组为86.49%(32/37),对照组为67.57%(25/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742,P<0.05)。结论FTS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不适症状,促进围手术期患者各项康复指标的恢复,对患者腰椎功能及下肢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手术期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节段微创经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收治于我院的8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经孔腰椎融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单节段微创经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时间、术中出血、X线暴露时间以及术后出血。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无论是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单节段微创经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滑脱 单阶段微创治疗 内固定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对常规TLIF技术进行改良,在扩大减压时利用后路腰椎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部分技术,采用肌间隙入路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53例,共193个节段,男76例,女77例;年龄22~74岁,平均53.1岁。Ⅰ°~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70例,腰椎管狭窄症50例。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后的疗效;植骨融合评定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推荐的Simmons并结合CT检查。结果15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0.6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及Cage前、后侧移位。1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为TLIF侧,于3个月内症状消除;2例术后1年出现腰痛,X线片示未融合。根据ODI及JOA评定显示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81.6%,植骨融合率为98.7%。结论微创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融合率高,选择性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满意。

  • 标签: 改良 微创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融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骨质疏松对腰椎短节段经融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北京医院行腰椎内固定经融合术(TLIF)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75例、骨密度T≤-2.5,对照组(CO组)103例、骨密度T>-1.0;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临床评价结果。结果最终纳入178例老年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68例、腰椎管狭窄110例。术前OP组和CO组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7.35±1.30)分、(7.35±1.33)分,腿痛VAS评分(7.32±1.30)分、(7.22±1.40)分,两组术前腰痛、腿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0、0.468,P=0.989、0.640);OP组的术后Cage(融合器)塌陷比例70.7%(53/75)、术后螺钉松动比例37.3%(28/75),明显高于CO组22.3%(23/103)、14.6%(15/103)(χ2=41.440、12.280,均P=0.000);而OP组和CO组患者的术后1年、2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89.3%(67/75)比91.3%(94/103)、χ2=0.187、P=0.666,术后2年:94.6%(71/75)比95.1%(98/103)、χ2=0.021、P=0.885]。OP组和CO组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存在Cage塌陷、内固定松动等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行腰椎短节段TLIF手术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 脊椎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小切口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期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中,抽取9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分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切除术和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切口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结果对比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1.11%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疾病建议可给予小切口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作用明显。

  • 标签: 腰椎不稳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盘镜治疗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30)和综合护理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功能恢复优良率96.7%(29/3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3.3%(25/30)(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盘镜治疗的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孔镜治疗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有50例患者采用的是孔镜摘除椎间盘髓核组织,成为实验组。有5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法,成为对比组。最后把两组患者术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腰腿痛缓解程度更加明显。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采用孔镜治疗要比传统的开刀手术治疗效果好。

  • 标签: 椎间孔镜 传统腰椎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