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21年6月-2022年12月作为时间区间,选取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红篮球分组方法开展分组,常规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1例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效率30例(96.7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共同参与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共同组,传统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共同组新生儿则接受共同参与性质的母婴同室护理,对两组新生儿护理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母亲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新生儿其它主要指标。结果;共同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仅为3.8%,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1%,明显高于传统组,且相关指标优于传统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护理而言,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患者家属参与的重要性。方法:从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我们选择了36名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和观察等方式,分析家属参与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结果:家属参与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家属能更好地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反馈。家属在患者的饮食管理、康复训练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患者家属的参与至关重要。应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参与度,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及家庭参与式护理(研究组),比较患儿家长在患儿出院时对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患儿入院时、出院1个月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在出院1个月后,其体重、身长及头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的了解程度,进而保证患儿生长发育能够得到有效护理干预,促进其成长。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新生儿病房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11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及家庭参与式护理(研究组),比较患儿家长在患儿出院时对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患儿入院时、出院 1个月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且研究组患儿在出院 1个月后,其体重、身长及头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的了解程度,进而保证患儿生长发育能够得到有效护理干预,促进其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母婴同室新生儿 120 例,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60 例),研究组施行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家属投诉例数 3 例,投诉率 5% ,对照组家属投诉例数 12 例,投诉率 20% ( P < 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6.6% ,对照组满意度 81.6% ,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对于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减少投诉率,使其护理满意度全面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2016年 1月 -2018年 3月本院接诊的新生儿 108例,将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 54例。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案。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家属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再入院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的家属对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的掌握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新生儿离院后 1个月内的再入院率为 1.85%,明显比对照组的 14.81%低,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积极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工作,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减少再入院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新生儿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角色适应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和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开展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可活儿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技能,同时能够减少新生儿再次入院情况,并让科室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新生儿病房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出院前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8.33%)较对照组(85.00%)显著提高(P<0.01)。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能提高家长的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新生儿108例,将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54例。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案。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家属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再入院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的家属对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的掌握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新生儿离院后1个月内的再入院率为1.85%,明显比对照组的14.8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工作,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减少再入院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和再入院情况,并对两组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新生儿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和再入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观察对象为本院住院部 60例新生儿患者,研究时间 2017 年 8 月开始, 2018 年 12 月结束。将新生儿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组, 30例进入观察组,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 30例进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中患儿再入院率 、家属护理技能掌握情况、 患者家属满意度等。结果:随访观察到,观察 组患者 1例 再入院,占 6.7%,乙组中 再入院 一共9例, 占 30.0%,两组间 再入院 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同时,观察组家属技能掌握能力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比较后得到 P < 0.05 ; 根据统计,观察 组中1例患者家属表示不满意,另外 29例均表示满意,总满意度 96.7%,对照组为 76.7%,两组患者技术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家庭参与式病房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儿再入院率,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技能的掌握度 ,有益于新生儿的健康,并且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促进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实施参与性护理后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征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就诊的妊娠合并乙肝患者50例,进行本次研究,针对不同护理模式展开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的病例共25例,作为常规组。实施参与性护理的病例共计25例,作为参与性护理组。观察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焦虑HAMA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参与性护理组的MUIS量表评分(38.68±3.11)分、HAMA量表评分(6.87±1.24)分,同常规组的(54.41±8.19)分、(9.67±2.33)分比较均更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