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口服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20例其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20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初诊还是复发无关,主要是集中在治疗后的3个月(68.8%);有6例患者是发生的单一不良反应,另外10例皆是2种或者是合并有2种以上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且服用他巴唑治疗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6.2%要明显高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患者的1.1%(P<0.05)。结论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会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前三个月,要尤其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引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下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从而危害患眼视力。这类病变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s,RVO)、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等眼底病。当前,药物治疗新生血管(neovscularization,NV)主要是针对NV生成的不同阶段抑制其生长。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用于临床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的药物

  • 标签: 新生血管形成 抗新生血管药物 视网膜 脉络膜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重点介绍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5类血小板药物中的4个代表性药物,包括其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联合用药等。

  • 标签: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阿那格雷 噻氯匹定 合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正确选择,提升疗效,本文就利尿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钙拮抗剂等几个方面作了分析。

  • 标签: 抗高血压 药物联合应用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房颤的最大危害是缺血性卒中。一旦发生脑卒中,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已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凝是有效的预防手段。临床研究发现,华法林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卒中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故而,如何安全应用华法林药物已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话题,这样才能确保华法林药物作用的安全发挥。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药物 安全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提高住院冠心病患者口服血小板药物药物知识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3年3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采取品管圈干预住院冠心病患者口服血小板药物药物知识的影响,观察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口服血小板药物药物知识的影响。结果 在本次纳入的45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中,通过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其药物知晓率由原先的26.67%提升到95.56%。

  • 标签: 品管圈 冠心病 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康栓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接受心血管治疗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凝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临床药师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临床的药师要充分的发挥其与药物相关的专业知识,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到临床查房工作中。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中的栓、凝等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用药知识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着重关注,规范药物的应用。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药师对于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用药治疗进行干预的治疗疗效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疗效效果更好,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减少,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栓抗凝药物 临床药师干预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大于1%,在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0%[1],据统计中国现约有1000万人患房颤[2]。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由血栓引起的卒中事件中,高达15%~20%的比例源于房颤,伴有房颤的卒中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不伴房颤者明显升高[3]。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 应用 快速心律失常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代谢酶的表型转化是指药物代谢酶的表型在特定的非遗传因素影响下发生暂时性变化的现象。药物与疾病是引起表型转化的主要因素,若忽略其影响,易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由于相当一部分精神药物,尤其是抗抑郁药对代谢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易引起表型转化,所以在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中需要密切关注表型转化。本文对药物代谢酶表型转化在精神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精神治疗药物 药物代谢酶 表型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精神疾病学领域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型药物逐渐问世,精神病学的诊断水平以及病理结构、症状学、难治性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病症的复杂,以及联合用药的必然趋势,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我国综合医院精神科疾病知识的匮乏,研究对比此项内容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合用药问题。

  • 标签: 联合用药 双相情感障碍 不良反应 用药发展趋势 综合性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或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在我院接受凝或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481例,对抗凝或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经过治疗共有72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胃黏膜损伤等消化系统损伤;就患者既往病史看,85例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13例(15.3%)并发消化系统损伤,而396例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59例(12.2%)并发消化系统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职业看,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72例患者中工人、农民、无具体记录患者61(84.7%)例。结论既往消化道病史、年龄是凝或血小板药物治疗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消化系统损伤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