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对27例发病在6小时内的超早期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分型和血管造影检查,并将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完全前循环脑梗死的K值为0.82,提示较好的一致性。源于大血管闭塞的临床完全前循环脑梗死可以用来预测超早期卒中的血管造影表现。如果有大型的研究证实这一结果,未来溶栓试验的入选标准有可能得到优化。

  • 标签: 临床分型 卒中患者 超早期 脑梗死 前循环 DSA表现
  • 简介:老年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肺心病因呼吸道感染致肺功能衰竭及心衰的病死率高达32.9%。本文收集1996-05~2000-02间病区及社区118例肺心病患者与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旨在探讨肺心病发病情况与致病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为开展临床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的防治与家庭护理。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与分组1.1.1选本院住院和合肥地区5所干休所共计118

  • 标签: 肺心病患者 肺循环 动脉血气变化 家庭护理
  • 简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我们发现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患者其梗死相关血管并未出现再通。有效的侧支循环形成是造成梗死后溶栓再通假象的原因之一。而血管成形术可显著改善梗死心肌的血液供应,提高末梢冠状动脉的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现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2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血管成形术 溶栓疗法 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改善创面微循环对创面愈合的意义.方法(1)对于笔者单位烧伤患者的深Ⅱ度创面,应用削痂疗法治疗614例、磨痂疗法治疗32例、清创后异体皮覆盖8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后创面暴露1836例、外用中药京万红烫伤膏包扎治疗408例.统计、分析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2)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5min内分别由其尾静脉注入等渗盐水(对照组,10只)、巴曲酶(治疗组,10只),创面均外用磺胺嘧啶银.测定两组大鼠伤前及伤后0.5-72.0h的创面皮肤血流灌注单位,计算其伤后14、18d的创面愈合率、收缩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后的皮肤毛囊数.结果(1)削痂疗法:术后2-3周创面愈合,其中烧伤总面积50%~79%TBSA的患者治愈率94.8%,总面积80%~98%TBSA者治愈率93.4%.磨痂疗法:磨痂+异体皮覆盖术后(13.8±2.1)d创面愈合,无瘢痕形成.清创后异体皮覆盖:其中82例患者术后(18.0±2.3)d创面愈合.外用磺胺嘧啶银后暴露:其中1658例患者用药后(26.0±3.2)d痂下愈合.外用京万红烫伤膏后包扎:患者多有细菌感染,其中下肢创面愈合时间为(26.0±2.8)d.(2)治疗组大鼠伤后2.0-72.0h创面局部血流灌注单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4、18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创面收缩率接近(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伤后30d,对照组大鼠真皮层中残存少量毛囊,数量明显少于治疗组(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后早期采用削痂、磨痂或清创后覆盖异体皮的方法处理创面,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使用巴曲酶可改善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加快愈合速度.

  • 标签: 创面愈合 深Ⅱ度烧伤 对照组 治疗组 疗法 异体皮
  • 简介:本文报道了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激升效应。病人分别在经40mg、20mg、10mg/kg体重剂量的吡喹酮作用后1、3、6天以单克隆抗体Dot-ELISA(McAb-Dot-ELISA)检测血清循环抗原,结果显示,其检出水平显著高于吡喹酮作用前,平均检出滴度提高1~4倍,阴性样本经吡喹酮激惹后均转为阳性。此结果提示,在经吡喹酮激惹后短时间内,病人血清的CAg水平有一个明显的升高过程,此举对于提高慢性、低感染度血吸虫病人的血清CAg检出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毗喹酮激惹 循环抗原 McAb-Dot-ELISA
  • 简介:将11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按照中医辨证分为单纯心病(心气虚)组45例和心肾同病(心肾阳虚)组6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纳素(ANP)、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检测指标,以探讨CHF患者“心肾同病”病机与循环激素的相关性。结果:心肾同病组的心功能分级和心衰评分显著高于心病组(P〈0.001);心病组ANP水平显著升高,心肾同病组ANP、RAS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后者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肾同病 循环激素
  • 简介:子宫切除术应用乙,单管法硬膜外麻醉,常会遇到骶神经阻滞不全,当手术牵拉子宫和阴道时,病人常主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和循环系骤变等内脏牵拉反应,为提高子宫切除术中的骶神经阻滞有效率,本文采用单管法和双管法硬膜外腔麻醉,观察对比两法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今报告如下。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硬膜外腔麻醉 双管法 骶神经 阻滞 腹肌
  • 简介:本组病例中有14例手术中安放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有1例射血分数小于30%的病人因为巨大心脏术中暴露回旋支困难而临时改行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余10例均在手术中安放

  • 标签: 中的应用 低射血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
  • 简介:目的总结低温停循环胸膜腔外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性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27例应用本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具体介绍手术步骤和治疗结果。结果26例治愈,随访11个月-7年。均健在,无并发症,无复发。1例术后2周因肝脏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低温停循环胸膜腔外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性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手术方法,符合解剖和生理特点。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 胸膜腔外 手术方式 布加氏综合征 体外循环 肝静脉阻塞
  • 简介:1964年8月~1993年8月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7760例.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29例,发生率为0.26%,多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替换术后病人。手术治疗4例均痊愈,保守治疗16例中死亡1例,全组病死率为5%。处理的主要经验;有效的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监测。止血药和制酸剂首次剂量宜大,立求止血成功。保守治疗无效、大出血休克和胃肠穿孔时.应立即手术治疗。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 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 瓣膜替换术
  • 简介:目的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方法通过应用丹奥粉针剂治疗51例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并利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测定其用药前后的脑循环动力学的各项指标.结果用药后较用药前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极显著.结论丹奥粉针剂对改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丹奥 腔隙性脑梗死 病人 脑循环 血液动力学 研究
  • 简介:目的:应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研究心肌梗死前心绞痛与心肌微循环、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前1周内有无发生心绞痛分成心绞痛组(A组,共17例)与无心绞痛组(B组,共12例).采用PhilipsSonos5500超声诊断仪和S4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显像.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管重建术,并于术后第5周复查二维超声.结果:①A组出现术后无再流现象的患者为3/17(17.6%)明显低于B组(8/12,66.7%),P<0.001.②A、B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在术后第1周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52.2mm,B组为55.0mm,P>0.05,而在第5周A组的EDD(47.4mm)明显小于B组(55.5mm)(P>0.05).A组的EDD逐渐减小(P<0.05),而B组的EDD无明显变化(P>0.05).③A组的心脏射血分数(EF)显著改善,而B组的EF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有利于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微循环和左室重构的改善,有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声学造影 评价 心肌梗死 心绞痛 与心肌微循环 心功能
  • 简介:急、慢性肝功衰竭分别为12及16例,均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治疗共56例次,每次历时6~8h,每隔1~3天治疗1次。结果: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分别较治前下降31.47%、29.15%和35.91%(均P〈0.01);14例经2次以上治疗后较前下降75.70%、69.03%、55.30%。

  • 标签: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慢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治疗 结合胆红素 肝功衰竭 总胆红素
  • 简介:目的:报告一组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应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心病15例,其中单心室9例,三尖瓣闭锁4例,大动脉转位2例.利用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12例)或双侧上腔静脉互为旁路(3例)完成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术.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短,不用额外输血,术后恢复平稳,气管插管时间5.8±1.9(4~8)h,胸液量150±40(100~240)ml,SO2由术前70.1±5.02%上升到92.5±1.51%,于术后10~14天出院,所有病人静息无明显紫绀,活动量明显改善.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心病,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术后心脏及肺部并发症,术后恢复平稳,效果满意.

  • 标签: 常温 非体外循环 双向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手术方法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麝香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麝香注射液,对照组予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麝香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且甲襞微循环血液流速流态等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麝香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在防治脑梗死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麝香注射液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甲襞微循环
  • 简介:目的研究婴幼儿心脏手术CPB前后丙二醛(MDA)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A组)15例,pH组(B组)15例。于CPB前和CPB结束后0,1,3,24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ml,测定血清MDA和cTnI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清MDA和cTnI浓度均于CPB后明显升高(P〈0.01);在CPB后,B组血清MDA和cTnI浓度高于A组(P〈O.01);B组血清cTnI和MD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氏0.01)。结论先心伴pH患儿CPB后血清MDA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先心不伴pH的患儿。氧自由基在CPB后心肌缺廓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 简介:笔者对5例慢性肾功不全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前护理、术后心电监护、肾功能监测、呼吸道的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及感染的预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总结,3例术中行血液透析治疗,本组1例术后24h内出现室性早搏

  • 标签: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 全患者 冠状动脉搭桥术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rAAV2-hVEGF165)直接心肌内注射促进慢性缺血心肌侧枝循环生成的作用。方法小型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放置血管缩窄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5周后应用心电图、冠脉造影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确认左回旋支闭塞或相应心肌的缺血。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缺血心肌内直接注射rAAV2-VEGF165(1×10^12virusgenomeml)或同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或rAAV2-LACZ(1×10^12virusgenomeml)。治疗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有无侧枝循环生成。结果放置血管缩窄环后5周,所有动物均出现左回旋支完全、次全闭塞和旋支供血区域的心肌缺血。治疗后3个月,缺血心肌内可检测到LACZ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治疗后6个月,VEGF组缺血心肌内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在小型猪慢性缺血心肌内注射rAAV2-VEGF165,VEGF165基因可转染入心肌组织内,并可在缺血部位显著促进侧枝循环形成。

  • 标签: 心肌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雏形 动物替代试验
  • 简介: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A组选择8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B组选择79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结果:B组死亡率低于A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的.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体外循环 冠脉旁路移植术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