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志贺菌的流行原因、转变过程及抗药过程,以便临床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中心在2008年5月~2010年10月期间,通过对腹泻粪便分离进行志贺菌株的检测,根据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的处理原则和诊断标准,为患者进行菌株耐药性和血清型分型的分析。结果检测出志贺菌134株,其中,74株为D群宋内志贺菌,占55.2%;有56株B群福氏,占41.8%2株;A群痢疾志贺菌,占1.5%;2株C群鲍氏志贺菌,占1.5%患者经过药敏试验结果福氏志贺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心素、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等药物产生敏感;宋内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产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等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志贺菌的发源地不同,其耐药性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地方性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合理用药。防止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几率。目前笔者所在地志贺菌群分布大多以福氏志贺菌居多,但近些年宋内志贺菌的数量有所增加。志贺菌耐药菌株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血常规检测结果,评估女性孕期健康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玉环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产检及分娩的贫血产妇240例,根据不同孕期分为三组,即孕早期组80例、孕中期组80例及孕晚期组80例,并选取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女性血常规指标;统计不同妊娠期间小细胞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结果孕晚期组女性小细胞贫血发生率[3.75%(3/80)]明显低于孕早期组[26.25%(21/80)]、孕中期组[25.00%(20/80)],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22.50%(18/80)]高于孕早期组[1.25%(1/80)]、孕中期组[3.75%(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2、14.675、17.260、12.333,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妊娠女性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均明显降低(t=8.579、16.781、13.964、10.154、15.891、15.512,均P<0.05);孕中期妊娠女性RBC、Hb、HCT水平均降低最低值(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水平增加,血小板计数(PLT)降低(t=23.085、24.187、27.941、15.722、22.153、13.277、31.517、32.901、32.227,均P<0.05);孕中期组WBC、N%水平增加程度高于孕早期、孕晚期,孕晚期组PLT水平均低于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均P<0.05)。结论监测血常规指标,可评估女性孕期健康水平,及时调整营养方案,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4923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分泌物涂片常规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923例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2740例(18.36%)、滴虫性阴道炎468例(3.14%),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霉菌和滴虫标本的清洁度多为Ⅲ~Ⅳ度(85.41%),霉菌以3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滴虫以45~55岁检出率最高。一至四季度霉菌检出率分别为18.28%,18.54%,18.38%,17.81%;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2%,3.42%,3.06%,2.82%。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以2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无关;滴虫以>55岁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简介:目的:了解来院就诊患者细菌性阴道病的情况。方法: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霉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BV)快速检测卡判断细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1500例妇科就诊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占42.3%,霉菌阳性占12.6%,滴虫阳性占2.6%。结论:细菌导致的阴道炎症在阴道炎中占主要的比例,高于霉菌和滴虫。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卡可以快速做出诊断,并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经HBV初筛后无偿献血者的HBV的检测结果及应对措施。方法统计2008-2012年本站经快速HBVALT初筛合格的血液标本共215810份,其中经HBV血清学检测不合格的标本401份结果本市2008-2012年献血后HBV检测结果随着检测总数(份)增加而增加达到401份,约占总数的0.19%。其中HBsAg2种试剂均反应性197份,约占HBV血清学检测不合格49.1%,HBsAg1种试剂均反应性204份,约占HBV血清学检测不合格50.9%.结论在我国是个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区的情况下,采用高灵敏和特异性的试剂进行献血前筛查,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从而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后HBV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与评价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颈动脉进行检测,并以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受检者的颈部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组患者的斑块检出数量、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中重度狭窄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动脉可以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与诊断,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确诊为淋球菌的125例患者,对其同时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PCR法进行淋球菌的检测。结果直接涂片法、培养法、PCR法进行淋球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9.6%(87/125)、74.4%(93/125)、97.6%(122/125),男性患者的阳性率75.7%(56/74)、68.9%(51/74)、100%(74/74)。结论直接涂片和培养法的阳性率相比较PCR法的阳性率比较低,但是直接涂片法不需要特殊的条件,简便易行;培养法需要CO2条件;PCR实验室条件要求严格,技术难掌握,临床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检测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体内铁、锌、钙、铅元素的含量,探讨其缺乏或过多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门诊体检的250名0~3岁小儿末梢血做铁、锌、钙、血铅的检测。结果铁、锌、钙在各年龄组中均明显低于正常值的下限。结论婴幼儿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发生铁、锌、钙元素缺乏,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而铅元素则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简介:摘要目的2007-2009年,本实验室对不同人群进行HIV抗体筛查,根据不同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密切掌握当前艾滋病在我市流行动态。切实为制定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作初筛试验,阳性作WB确证。结果2007-2009年HIV抗体检测共3060例。其中自愿咨询检测470例,呈阳性133例,阳性率28.3%。公共场所健康检测1205例,阳性22例,阳性率1.83%.戒毒所戒毒人员420例,阳性66例,阳性率15.7%。看守所劳教人员965例,阳性9例,阳性率0.93%。结论通过性接触是我市艾滋病传播的方式,因此除了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还应该动员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部门及社会、企业、居住小区的负责人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把预防控制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抓,才能有效地把艾滋病的传播减少到最低限度。